第53章 (2 / 2)

+A -A

        杨展拿出四个铜钱,一个乞丐给了一个:“走!出去!”

        四个乞丐说声“多谢事头!”便出门而去。

        门前一片喧哗后,看热闹的路人陆续散去。杨展舒过一口气,便听大儿子杨浩口气很不满意地问:“爸!你为什么要给这些乞儿钱?我和阿江把他们打出去不就得了!打到他们下次不敢来!”

        “唉!”杨展叹口气,“真要打起来,损失哪止四个铜钱!”用手一指店中的玻璃柜、玻璃樽,“这些打烂了还得买!人打伤了就更不值!这些乞儿烂命一条,你两兄弟伤了岂不因小失大?你两兄弟把他们打伤了,弄不好失手打死了——你看他们只剩下半条人命的鬼样,告到官府,还不知要赔多少银两!算了,算了!就当破财挡灾吧!”

        父于三人争执了几句,门外走进三几个妇人来,杨展道:“不要争了,招呼顾客。”离座便正要上前,眼向门外一望,突然心中不觉倒吸一口冷气:这回进来了六个左手拿打狗棍,右手举钵的乞丐!

        “你,你们,你们又来干什么?”杨展气得舌头打结,真有点急不择言。

        “事头,我们没来过呀!”带头的乞丐一边点头哈腰,一边举起钵头道,“我们听说事头为人慷慨,乐于救济穷人,所以来讨两个饭钱。可怜可怜啦!事头!祝你老生意兴隆,一帆风顺,财丁两旺,万事胜意!”就差欢天喜地、心花怒放、春风满面、称心如意、喜从天降、踌躇满志等等吉利好辞未有说出来。

        这个带头的乞丐对着杨展不住地点头哈腰,极尽恭维的同时,其余的五个乞丐已走向那几个进了店的妇人,也是不住地点头哈腰:“可怜可怜啦!少奶!可怜可怜啦!大姑大婶,俾个仙啦!……”几个妇人哪受得了这些乞丐身上散发出来的异味和涎脸纠缠,吓得又是捂鼻后退,转身夺门而走。

        杨浩兄弟这回气得也不到铺后拿竹杆了,大叫一声:“你们这帮乞儿!”扑上来,怒目圆睁,各抓了一个乞丐的衣襟,正要骂声“滚”,并顺势向前一推,只听得带头的乞丐也是一声怒喝:“敢动我兄弟,我就打你老豆(爸)!”两兄弟急别头一看,只见这乞丐头已双手平端打狗棍,棍头直指杨展的脸门。而没被抓住衣襟的三个乞丐也已双手横提了打狗棍。

        杨展一边向后退,一边举着双手不住地叫:“不要打!

        不要打!我给你们一人一个铜钱!一人一个铜钱!“

        六个乞丐哈着腰接了钱,嘴里连说“多谢事头”,然后欢天喜地而去。

        杨浩兄弟看着怕事的父亲,气得直跺脚。

        杨展看着嘻嘻哈哈走远的乞丐的背影,长叹一声:“唉!

        今天真不知行了什么衰运,撞了什么衰神。“转头对两个儿子道,”算了,今天不做生意了,把门关了吧!“

        这时才是下午四点来钟,生意最旺的时候,瑞元饼店却关了门。杨展心情郁闷,独个儿拿了些供品香烛,慢慢向光孝寺走去。

        光孝寺在广州城西,占地广达三万多平方米,是省城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建筑,至今犹存。在不少广州市民的心中,这座寺庙“声誉卓著”。今天广州城中上了年纪的人仍会说一句祖上流传下来的话:“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当然,这句话是不确的。那里原来是南越王赵建德的故宅。三国吴大帝年间,虞翻被孙权贬到广州,在那儿聚徒讲学,他死后,其家人施宅为寺,名“制止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以后寺名屡改,直到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定名“报恩光孝禅寺”,简称便是“光孝寺”,沿用到今。

        光孝寺闻名遐迩,跟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有很大的关系。

        据说惠能在湖北黄梅县东禅寺,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阐明禅宗法理,被五祖弘忍大师半夜授以衣钵,连夜南下,在广东曲江、广宁、怀集、四会隐藏了十六年,在唐高宗仪凤元年(672年)寄寓广州法性寺(即今光孝寺)。一日,见有两僧人偶因风吹幡动而争辩,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惠能道:“风幡非动,动自心耳。”此语令印宗大感惊异,问知他是禅宗法嗣,即拜他为师。惠能随后在寺中落发,正式宣告继承为禅宗六祖,创立“顿教”,后又北上韶州(今曲江)宝林寺(今南华寺),公开授徒。及后禅宗流行日广,其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了佛教其他各宗的烦琐义学,影响全国。后人在光孝寺中建有六祖堂(今六祖殿)与风幡堂,至今犹存。

        在省城市民中,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佛教的故事,但光孝寺却是“深入人心”,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佛教上的节日(如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四月初四文殊菩萨诞辰、四月初八释迹牟尼诞辰、六月二十四观音得道、九月十九观音出家、十二月初八释迪牟尼成道等等)便有无数善男信女来礼佛,平时遇有什么疑难事等,很多人都来祈求神佛的保佑。杨展现在拿了香烛供品来光孝寺,便是想求佛为他法除衰运。

        这天是农历十二月初三,天寒地冬,北风劲刮,既不是初一十五,也不是佛教上的节日。杨展走进光孝寺山门,看寺内冷冷清清,呈现出一派破败的景象,历代所建的二十余座殿堂台阁已是大部废记,到处杂草丛生,不过大雄宝殿与六祖殿犹存,相传六祖在其下落发的那棵菩提树的枝叶正在北风的劲吹下摇摇摆摆。

        大雄宝殿内,三几个僧人正在蒲团上盘膝诵经,有节奏地敲击着木鱼,“咚咚”之声在宽广的殿堂中清脆地回响着。

        杨展默默地在释迎牟尼像前上了香,跪在蒲团上,一边叩头,一边喃喃地祷告。十来分钟后,他爬起身,来到六祖殿,又是上香、叩头、祷告。到他回到瑞元饼店时,已近黄昏,天渐渐暗下来了。

        杨展离开光孝寺时,觉得心境好了很多,心想躲过了这天的衰运,又求得神佛的保佑,自可避免群乞的滋扰。哪知此后一连四天,乞丐并没有少来,而且一来就是四五个、五六个,每日都来三四批,每人都拿着打狗棍,虽然仍像以前那样对着人点头哈腰,但似乎是专向顾客求乞,把客人全部迫走,然后非要每人讨得一个铜钱不可,否则就赖着不走,有好几次都几乎跟杨浩杨江兄弟开仗,杨展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劝止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广州教父 第53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