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高更一度因病回到法国,1*5年再度到大溪地,但因殖民地政府腐败,南海生活变调,高更梦寐以求的天堂不复存在。
“他在1905年8月移居马贵斯岛。当时法国美术界对他的画风并不理解,高更孤独病困,加上爱女阿莉妮突然死亡,精神深受打击而厌世自杀,幸而得救未死。
“晚年他画了重要代表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反映他极端苦闷的思想。后来他在悲愤苦恼中死在马贵斯岛。
“英国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传记为题,写了一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艺术的创造(月亮)与世俗的物质文明(六便士金钱)为对比,象征书中主角的境遇。”
婴宁和栾骁都惊叹,“原来你对高更如此了解。”
沈无计笑起来,“我对西方美术史很感兴趣。”
“那真是不错的兴趣爱好,”婴宁点头,“那我们就去大溪地吧。因为南太平洋岛屿的地理位置,那里四季温暖如春、物产丰富。衣食无忧的人们常常无所事事地望着大海远处凝思,这种忧郁或是悠闲的状态一般都要维持整个下午。然后是日落,然后是天亮。阳光跟着太平洋上吹来的风一同到来,海水的颜色也由幽深到清亮。他们管自己叫‘上帝的人’,我们管那里叫‘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沈无计却摇头拒绝,“不,我不想去。”
“为什么?”婴宁和栾骁都惊愕了。
“湛蓝的海洋,敛滟的珊瑚,耀眼的白色沙滩,翠绿的岸边椰林婆娑,怡静的水上茅屋,紫气氤氲的秀丽山峦,带着花冠的俏女郎独坐在船尾顺水漂流……我怕我会赖在那里不走,就像高更那样。”
沈无计说。
“那就赖在那里,没关系啊。”婴宁笑起来。
“我还是都市人种,要生活在都市里。”
沈无计再次表现出他相当早熟的一面。
“你真不去?”婴宁眯起眼睛,“茂盛的椰树然地等待主人的到来……”
“别老引逗我,说不去就不去。”沈无计把脸撇过去。
婴宁马上就发毛了,拍案而起,“那你到底想去哪里?”
正文66、小女人的幸福(大结局上)
右手丈夫,左手儿子,出发前往梦幻天堂——法属玻利尼西亚的大溪地。
婴宁觉得这是她人生中少有的几个感到极端幸福的时刻。
因为,有栾骁,有沈无计,陪伴在左右。
也因为,目的地是她向往已久的大溪地——前往大溪地的理由有太多太多,不仅仅是因为闻名于世的黑珍珠,营养丰富的诺丽果,还有保罗高更的传奇……
不过,老实说,婴宁觉得大溪地的物价实在太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