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漂城送回来的情报,屠房的大侵攻已经决定了,目前正在编集人马,最迟数天便将出兵。
获得这消息后,庞文英马上派出快马使者,催促从首都来援的三百名精锐尽快赶至岱镇。
“义父!”花雀五抢着说:“我看今次敌方领兵的又是那个可恶的铁爪!这家伙难缠得紧。而且‘屠房’人多,他们动员攻过来的人数恐怕要比我们多一倍,我看还是不如先避其锋,撤到更远的地方蓄养实力;他们远道来进攻,早晚人困马疲,非要撤兵不可,我们就等他们撤退之时乘势追击,杀个片甲不留!”花雀五说完后得意地微笑。
“五儿,这计策本来不错……”当花雀五听见这句话时,心顿时冷了下来。庞文英继续说:“……可是对方真的会‘人困马疲’吗?不要低估铁爪这家伙。我要是他就乘势先抢了岱镇,休息一天后再往我们的所在进攻。到时难道我们又撤到更远的地方吗?然后一步一步地被赶回京都?”
“我想‘屠房’来进攻的人数不致比我们多出一倍。”文四喜说。“‘屠房’虽号称弟子六千人,实际上大约只有四千;其中又只有半数是真正的‘屠房’直系人马,其他混饭吃的,‘屠房’不能使动他们出城作战。所以我估计,这次来袭的‘屠房’人马断不可能超过一千两百人——朱牙有必要把相当的兵力留驻在漂城,以防万一。”
“这么说,我们可以奇兵制胜。”庞文英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漂城与岱镇间的官道移动。“这一路上,我们设定四路伏兵。兵辰、晓阳、陆隼、文四喜各领一路,等待对方的队伍进入后便一同发动,把对方的长列切断分割,我再从岱镇出击,逐股击破!”
这是庞文英向来的得意战法,虽然己方会有一定损失,但要是成功,把敌人主力完全歼灭的机会极大。
正当所有人都在沉思时,于润生才第一次说话。“这是极佳的阵式。不过我有一个建议:不要等‘屠房’的队伍进入时袭击。等待他们撤退之时。”
“撤退?”花雀五冷笑。“你在说什么?他们怎会撤退?”
“‘大屠房’若被攻占,他们必定急于回师救援。”于润生自信地微笑。“就等他们匆忙撤走时,我方的伏兵一股接一股从横方切入。一战即退就可以了,只需要令敌阵慌乱。然后庞爷再从后出兵,集结其他伏兵队伍自后追击。他们有命回到漂城的人相信不足三成。”
“哈哈!”花雀五夸张地笑着。“凭你那两百人要攻占‘大屠房’吗?你在他妈的作梦!”
“不错。我在梦中看见那情景许多次了。”于润生没有皱一皱眉头。“不过这战法有一个条件:我的兄弟必须夜袭。”
“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边必定要把铁爪的队伍拖至入黑?”文四喜问。“那可以用江掌柜刚才的战术,先避其锋,弃守岱镇而转驻到别处。‘屠房’的队伍一进了岱镇,许多人一定大肆抢掠,铁爪也必要花点时间把镇里搜查清楚。”
“润生,你真的有这个信心?”庞文英问。他固然了解于润生绝不说没有把握的话,可是仍无法摆脱忧虑。“刚才四喜也已说过,朱牙一定留下不少人在城里……”
“有的。因为那将是‘屠房’暴露出弱点的时候。他们真正能动用的城内人马将不会超过六百人。”
回答的并不是于润生,而是突然进入的章帅。他仍然穿着一尘不染的文士衣服,手里轻轻挥舞着折合的纸扇。
这是于润生第一次看见这个首都黑道的传说人物。
章帅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于润生知道,“咒军师”章帅十四岁已加盟“丰义隆”,二十八岁——也就是于润生现在的年龄——便登上祭酒之位,统领“丰义隆”六分之一的势力。
于润生特别留意章帅那棕色而微微发亮的短须。当章帅微笑时,唇上的须也弯成自信的形状。
两人四目交投只短短的一会儿,却已经确定了一件事:
——他跟我是同一类人。
每一次章帅出现,“丰义隆漂城分行”的所有人——包括于润生——都嗅到危险的空气。
“此话……”庞文英不自然地干咳了一声。“何来?”
“那一天‘大屠房’将会发生叛变。首先‘屠房’将会失去最少一个领导人物,然后城里‘屠房’的人都会因为迷惑、忧心而士气大降。许多人会整夜闭门不出,不愿卷入内斗之中。不论叛变是否成功,‘大屠房’的主人是谁,都将难以指挥底层的人马。”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