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 / 4)

+A -A

        蒙真看看窗外的天色,差不多是茅公雷来接他的时候了。

        “今晚的酒宴,我会尽量喝少一点。”蒙真按着谢娥的手掌。“宴会一完我就回来,等我。”

        假如不是“丰义隆”与朝廷关系密切,这样的情景绝不容许在首都里出现:以“丰义隆总行”为中心,充塞着近二千名到来观看典礼的人群。除了各地分行的掌柜与随行部下外,还有首都内的豪商,及与“丰义隆”私盐生意有直接关系的官吏。

        建筑宏伟的“凤翔坊分行”本来更适合举办这次盛典,但韩亮坚持仍要在九味坊举行。此决定的含意不言而喻:“丰义隆”的中央如此全面改换,需要像“九味坊”总行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立圣地,加强新领导层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印象。

        “丰义隆”早已把总行四周五条街方圆的所有食肆酒馆都包下来,可是仍不足够招呼所有观礼的宾客。章帅与蒙真合共派出二百名负责礼宾的部下,临时从首都其他地方集合来大批桌椅,布置在九味坊的街巷上让客人歇息,并来回分派食品酒水,二十几条街道全都化为露天宴会的场所。

        “如果再找些女人来就好了。”一个分行掌柜满嘴都是饱食后的油腻,也喝得面红耳赤,用筷子敲着碗得意地说,附近的同门兄弟也都哄笑起来。

        还没到正午吉时,像他这样喝得半醉的家伙已经为数不少。也有在帮中素有嫌隙的同门在这典礼上重逢,不免吵起架来,幸好都给其他人按下去,没有真的演变成冲突。

        原本缠在众人臂上的白巾,在进入九味坊时也都解下烧掉——今天是新老板的好日子,总不成还戴着这不吉利的东西。但也有不少从前得过容玉山与庞文英提拔或恩惠的帮众,脸上仍挂着一副严肃的表情,坐下来聚头时,不免聊起两位祭酒的英雄事迹和其他帮中掌故逸闻。

        “章帅当老板,我不是不服。”其中一人压低了声音,“可是如果由庞二爷来当……那该多好啊……”

        下载

        “庞祭酒就算还在世也太老了吧?还能干多少年?找个年轻一点的也是好事,往后十年八年也不用担心……”

        “十年、八年?”先前那人冷哼了一声。“江湖事,谁说得准呢?……”

        街上每个人都不时瞧向“丰义隆总行”所在的方向。可是,弯折的街巷加上重重的楼房,根本不可能看得见那座细小的建筑物。

        今天真正能够进入总行里观礼的人不足五十个。其中当然包括何泰极与伦笑的代表:何太师派来了萧贤;伦公公则以多年前早在他“口袋”里的一名礼部三品大官代表出席。此外,能进入总行的宾客,还包括首都内最有力的五个豪商、三名刑部高官、“丰义隆”十三条“盐路”的“押师”……等重要人物。

        围绕总行的四面街道地上铺满雪片般的纸钱。正门外的街口立着一个雕铸着虎豹造型的大铜炉,上面密麻麻插满了焚燃的香烛,烟雾冒升上清朗的天空。

        章帅自从获得韩亮的任命后,就长期驻宿“九味坊总行”。今天他也早已穿妥礼服,等在行子的正堂里。

        总行的两个老仆人今天穿着非僧非道的古怪服装,手上握着铸满祥瑞兽纹的铜刀与摇铃,在行子门前主持传统的帮会仪轨,半唱半吟的祷文伴以铃音,仿佛在招唤四十多年来为“丰义隆”伟大事业牺牲的所有英灵。

        在总行东面远处的街巷传来起哄的声音,即使没能亲眼看见的人也知道是什么事。

        蒙真和茅公雷进入九味坊了。

        街巷两旁的“丰义隆”汉子,朝着经过的两位新任祭酒兴奋地夹道欢呼。气氛如此热烈,一半是因为酒精作用;另一半是蒙真预先派出的部下,混在人群里带头呼叫而引起。

        领在队伍最前头的却并不是蒙、茅二人,而是两名特别挑选的壮健部下。两人穿着同样的黑色劲装,头上包覆着布巾,并各自捧着一柄兵器:左边是一把套在破旧羊皮鞘里、柄头刻成羚羊头颅的宽刃短弯刀;右边则是一柄没有带鞘、半像锯子半像砍刀的古怪兵刃,厚重的金属哑色而带着波浪般的自然纹斑。两名壮汉捧着兵器的姿态甚为恭谨,踏着沉实的步履前行。

        只有首都出身的“丰义隆”老将们认出了:它们就是当年“三祭酒”蒙俊与“四祭酒”茅丹心爱用的兵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杀禅 第107章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