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验是否有效的条件是特定的,因此对一种测验要考虑基于何种目的它是有效的。
信度是某一测验与其自身的相关程度,而效度是测验与外部的相关程度。不可信的测验也没有效度,很可能具有较高信度的测验没有效度。
(3)常模和标准化
说明你所得分数的意义,你会将你的成绩统计常模(r)做比较。通过查看测验的常模,你会知道分数的大致范围,以及在你的年龄和性别范围内的平均数是多少。这会有助于评价你在正态人群中的相对位置。常模使一个人的分数可以同与其年龄、性别和文化相当的人的平均分相比。
标准化(rz)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所有人、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测验。
对任何测验,你应该根据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操作的常模以及测验环境的标准化程度等来评价测验分数。
二、智力测量
1、智力测验的起源
智力是一种一般的心理能力,与其他事物一样,包含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
1905年,第一次出版了关于可实施的智力测验的出版物。阿尔弗雷德?比奈(rb)…西奥菲勒?西蒙(p)量表。
不同年龄的正常儿童的平均分数被计算出来,测验的结果以达到某一特定分数的正常儿童的平均年龄来表示,这就称之为心理年龄()。
比奈的方法有4个重要特点。首先,它将测验的分数解释为对当前操作的评估,而不是对天生智力的测量。第二,他想使测验分数应用于确认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而不是污蔑他们。第三,他强调训练和机会可以影响智力,而且他也在寻找可以帮助弱势儿童的方法。最后,他用经验编制他的测验——他收集了数据看它是否有效——而不是试图根据一种特定的智力理论来编制。
2、测验
有两种个体施测的测验至今还在广泛应用:斯坦福…比奈(r…b)和韦克斯勒(bp;特曼1916年发表了比奈测验的斯坦福版本被称为斯坦福…比奈测验,在特曼的新测验中,他提供了智商的概念。
=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
当18岁以下的个体的有效得分为70~75,或者更低,则他们被归为心理迟滞(rr)。被认为是心理迟滞的个体还必须在适应性技能等方面表现出缺陷。
1939年发表了韦克斯勒…贝尔维尤智力测验。
&…r)适于6至17岁的儿童;韦入学前和初级智力量表修订版(…r;bp;在对同一被试的不同年龄进行施测时,韦克斯勒量表具有特别的价值。
三、智力理论
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心理测量学(pr)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主要是对心理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包括人格评定、智力评估和能力测量。
查理斯?斯皮尔曼(rpr)在智力领域中较早地应用了因素分析,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或称为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操作的基础(pr;1927)。每个维度还与其特殊智力相关联,即斯皮尔曼定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