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很冤枉,“回太后,奴才确实是亲眼看见陛下的撵驾往万寿宫这边来了,才飞跑着去御膳房传的话,按说皇上这会儿早该到了,不知是不是路上有什么事情耽误。”
太后跟前的吴总管听了,当即叫过另外一个小太监,让跑快点去看看陛下现在到哪儿了。
那小太监一出去立刻又转了回来,“回太后,皇上就在万寿宫呢,看样子已经到一会儿了,不过没进来,站在外面和一个洒扫的宫人说话。”
太后奇道,“他站在外面和个宫女说话?谁啊?”
“就是被太后罚在正殿前面擦拭汉白玉栏杆的那位姓夏的秀女。”
正说着,庆仁皇帝就进来了,“母后今日身子可好些没有?”
太后道,“我都一把年纪了,有个小毛小病再所难免,倒是陛下日日操劳国事,要注意保养身体才是,累了一早上何必还巴巴的往哀家这里赶,你只要有这个心意哀家就知足了。”
庆仁对太后嘴上推辞心里喜欢的态度十分了然,应道,“那怎么行,朕要不来,母后要如何知道朕有这个心意?况朕不自己来看看也不能放心啊。”
太后嗔道,“那你来了就赶紧进来坐了歇歇,没事站在外面干什么,哀家特意命人给你准备的药膳都凉了。你这是来看哀家的吗,不会是找借口来看哀家宫里哪个宫女的吧?今春选秀新选出了数十个才貌俱佳的女子都给了封号,还不够你享受的?”
庆仁皇帝笑道,“母后想哪儿去了,朕当然是来看母后的。和那女子是顺便说两句话,不过那不是宫女,也是个秀女,就是夏侯家的姑娘,怎么才进宫就被母后罚去做那般脏累的事情,朕听着也没犯什么大错,她到底也是侯府送进宫的,这不太好吧。”
太后不高兴了,“这女子怎么屡教不改,在哀家眼皮子底下竟然还敢使手段勾着你告状!她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秀女,怎能拦着陛下说话,这还有没有规矩了!”
“不是她拦着朕告状,是朕看着她有意思,所以就去问问她怎么了。母后,要不就算了吧,那姑娘朕看着还不错,别总让她在那儿受罚,还要被来往的后妃都看着,怪可怜的,让她再来给母后好生请个罪就是了。”
太后挑起眉毛,“你看着还不错?还怪可怜的?那皇上打算怎么安置她啊?”
庆仁皇帝笑一下,斟酌道,“封妃子是不是有点快了,也封个嫔位怎么样?母后觉着呢?”
太后这下是真的讶异了,暗道小瞧了这姓夏的丫头,儿子自继位以来,一心都在朝政上,后宫里的事情全都交给自己这个当娘的替他管,什么时候操心过封赏哪个女子了?这开口就要封妃,可见是被迷得够呛,自己可要小心应对才行。
须知历朝历代最忌讳的就是后宫专宠,后宫中若不能雨露均沾,那时日久了必然要生出这样那样的故事来,儿子年轻不知厉害,等闹出了大祸事那就悔之晚矣。
不过看庆仁的样子,现在正是在对姓夏的女子有兴趣的时候,太后觉得自己要硬是阻拦,只怕儿子心里不喜,妨害到自己和陛下间的母子之情就不好了。
便换个说法劝道,“夏姑娘出身相貌都不是最出众,不少强过她的女子入宫几年也不过就是个荣华,列容,她都还未曾侍寝过,一步就封嫔,只怕难以服众啊,依哀家看,就先封个列容吧,已经很不错了,等以后视她的德行言容,再慢慢升好了。”
庆仁皇帝有点不乐意,他才站在外面和润翠小谈了半个时辰,那姑娘博记强识,从上古《藏山经》上所注明古鼎关所处勾陈岭的地势,并一篇记载前朝大将在古鼎关大胜敌军的颂文中的只言片语看出蹊跷,将秦雄飞将军大军开去那边的情况估了个八/九不离十。
陛下一时大起兴趣,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绝密战报,凡是读过些书的人大都能了解一二,只是能像夏姑娘这样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主要是大宇境内安定了数十年之久,少有战事,所以很有些重文轻武的风气,有才学之人的心思都不会往这里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