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日,道爷去村边峁子上沐风,蓦然间心灵受到了招唤。道爷是一个人去的,向四下里张望,并没发现人迹。道爷又细细地体味一番,发现那信息是来自遥远的北方。道爷明白,自己在人世上的任务还没完成,又该起程了。
道爷回来后,让德臣爷的娘备下了七天的饭食,然后命令人守着,不准打搅。然后把自己和小德臣关进了屋。
闭门七日,道爷把自己的本事逐一传给了小德臣。
七日过后,当人们按约入到道爷的房间时,仙室里只有睡在床上的德臣爷。
道爷走了,果树沟的好年景也被带走了,从那以后,果树沟再也没有那般好年景了,于是,果树沟的人,总是怀念离去的道爷。
十四岁年上,德臣爷长了,按道爷的要求,他要出去云游。村里人并不以为然。
德臣爷出游三年,果树沟连着就是三个小年。于是,人们又开始怀念得臣爷。
侯德臣出走三年,走遍了中华大地,看遍了世间冷暖,炎凉人生。特别是当德臣爷了解了军阀混战,哀鸿遍野,德臣爷知道自己势孤力微,整救不了众生于水火。于是,侯德臣又回到了家乡。
虽然救不了众生,可侯德臣要求果树沟。
算天时,踏宿位,布奇门。德臣回来的第一年,果树沟再现道爷在时的大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果树沟的人,又看见了好神神。当年冬天,德臣爷在他十八岁的年龄,被侯家一致通过,推为族长,统领族人事务。
当上族长的侯德臣,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和吕家的族长一起,把个果树沟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懂礼,家家敬老,家庭和睦,邻里相亲。
可是,自从侯德臣当上了侯家的族长,果树沟成了和谐社会,沟里的果树也恢复了自己然的规律,大年、平年、小年,交替着来。
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村里人有过议论,侯德臣也掐指算过,发现这也不是定数。德臣想在来年春天,再进一次沟,再踏一次坎,让果树沟人瞧瞧。
可就在春暖花要开,万物复苏时,一夜,侯德臣被多年不见的道爷唤醒。道爷告诉他,自然本是上天安排,不可强求。众生本凡胎,本应有生生死死,贫病困苦,不应过份享服。德臣不服,因为果树沟人善良懂礼,上天应该赐福。
闻听此言,道爷大怒:〃耳难为仙人,虽不是凡胎,不过尔尔。徒儿,切不可利欲熏心。慎记。〃
言罢,道爷拂礼袖而去。
侯德臣欲追师爷,蓦然惊醒。原来是黄粱一梦。
侯德臣细忆梦境,特别是恩师教悔,反思自身,明白自己真是沾了一个俗字。
自此以后,德臣开始顺其自然,不再用强。
由于德臣的成熟,选择顺其自然,果树沟的名头渐渐被十里八乡淡忘,于是,躲过了军阀,躲过了日本人,也躲过了内战,平安地到了新社会。
带着族人和村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侯德臣虽然老了,老成了德臣爷,可是,德臣爷心里安逸,满足。
然而,今夜,德臣爷睡不着了,因为,德臣爷算出了侯七领回来的是一匹神骏,它将景响到果树沟。德臣爷要细细地想想,安排好这神骏,更要安排好未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