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里乱哄哄的,不知不觉江燕走到了主任的办公室门前。
敲门,一声洋溢着热情的“进来”,让江燕紧张的神经多少舒缓一下。她推门,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文雅眼镜男,正休闲地坐在办公桌前等着她的到来。
“哈哈,我刚出差回来,刚接到上级的指示,欢迎你啊!叫江燕是吧?”江晨一边说话,一边用手示意江燕坐在她的对面一个木椅子上,然后起身倒了一杯白开水递给江燕。
“哦,我不渴,谢谢。”江燕有些受宠若惊,忙起身站起,接过水杯放在桌子上,才又慢慢坐下。
“你刚来可能不清楚,咱们这个部门在社里相对重要一些,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呀。不过不要着急,要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没关系,有事多和领导沟通,新人,要不耻下问嘛。”
江燕对江晨的话,多少有些迷糊,她不知江晨说的和领导沟通,是和他还是和吴总编。她只本能地满目狐疑地点头:“是,我知道了。”
“你的话好像不多呀,这不好,当记者的就要学会和人沟通,以后开朗点,大胆点啊。”临了,江晨给了江燕一个评价和建议,话不多,却让江燕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电子书分享平台华人书香吧
第四章事出意外
江燕此时感觉,她的名牌大学文凭,只是来这儿的一个敲门砖,要想着在人才济济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站稳脚跟儿,光靠“一张纸”是没用的。“咳,在哪儿也不容易呀。”她的身体忽觉一阵发冷,茫然地走出报社的大门,心思沉重地朝着江边徘徊。
江边是东江市最美的地方,杨柳低垂,江水低吟,一派祥和的景象,有散散落落的人在此流连,观赏着风景。
江燕被和煦的微风和美丽的江景,吸引,心胸也开阔了许多。“万事开头难,需忍耐才行。”当乡村教师的父亲的叮咛,似乎在告诫着江燕,这一切的发生纯属正常。
第二天一早,主任江晨就拿来一摞书,放在江燕的桌子上,煞有介事地叮嘱着:“好好研究一下,特别要记住新闻的五个bp;“妈呀,五个bp;“好的,我好好学。”江燕心里合计着,抿着嘴没有笑出来,假装虔诚地答应着,除了点头还是点头。
主任站立了一会儿,忽然回身从桌子上拿起一本《新闻学》,讨好地对江燕说:“对,这是我特意给你找的书,一定要吃透学懂,明天我亲自带你去采访。”
办公室里阳光普照,映衬着主任的脸红扑扑的直放光,眼里也透射着光芒,他侃侃而谈,兴趣盎然。江燕则像个训诫的小学生,一个劲儿地点头。终于可以实战采访了,就快有稿件见报了。江燕一扫前愁,兴奋地想喊。
“主任,明天就可以出去采访了吗?趁着主任“讲课”的空当,江燕急切地提醒一句。“没错,明天一早就去化工厂,带好采访本。”江晨的眼里透着关切,看了一眼江燕,才转身离开。
一大早,院落里人几乎是接踵而至,正是上班的时间,江燕站在台阶上,焦急地撒摸着,她不知何时主任能来上班带她去采访。
吴总编进院了,白衬衣扎着灰色条纹领带,头发油黑锃亮地背着,风度翩翩的迈上台阶。“有什么事没有?”吴总编竟然漠视他人的存在,朝江燕笑了一下,还问她有没有事,这过于热情的举动让江燕一时语塞,她不解其意地马上小声回答:“我没事。”
“好好,没事啊。”吴总编说完,收起笑容,不再理会江燕。只见江晨主任在采访车那和司机谈着什么,江燕走下台阶,朝着面包车走去。
就在她准备跨进车子的时候,江晨却一个箭步离开,三步二步地跑上台阶,回头像是对司机,也像是对江燕说,我去吴总编那儿去一趟,回头再说吧。
“回头再说!”江燕的心登时狂跳,这也许是江晨主任的托词,是不是采访的事要泡汤呀。她茫然地在院子里围着面包车徘徊,不知是上楼探个究竟,还是在院子里继续傻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