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空道:“佛家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万法以悲为本,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花果。抛弃了众生,就不能成无上正果。悲众生者即是我解脱,舍己乐为他人求乐,即是涅槃,智悟你会懂的。”宫铭先听了频频点头,默然不语。
大和尚对他轻声地说道:“你鞍马劳顿,征战辛苦,可以早点休息了,这几天说不准就有日本人上山,吾等还要周旋应付。”
慧空法师带着贴身小沙弥,踏着夜色去了金莲寺后院中的金莲寺宝塔。他们秉烛登上最高层,阵阵晚风吹来,浑身有了一阵凉意。晚风吹拂着大师的僧袍,伴着“叮叮当当”的风铃声,大师注目远眺,山脚下的陵州市陷于一片火海之中。他仿佛感到这吹来的阵阵凉风中夹杂着一丝丝带着血腥的硝烟味,不禁感叹道:“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国家如此,佛门安能宁静。”他想到的是这个千年古刹也难免毁于战火,而寺中藏经楼里珍藏的数万册经卷、经版也噩运难逃呀。想到这些他忧心如焚,心中烦恼,自己已是残年老朽,身家性命原不足惜;只可惜了这大好河山,满寺珍藏啊!他轻轻地叹息着。
山中起风了,满山松涛澎湃,仿佛千军万马在慧空法师的胸中奔腾。他在智仁的搀扶下小心地步下塔来,心中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是夜,智仁和他还将等待着二位神秘的客人,这客人的到来也许还可以挽救这藏经楼中的明代南北藏、清代龙藏等珍本图书,宋元明清四朝,本山高僧著述一万五千多册,宋元明清珍贵印版一万余方,以及苦行僧刺血书写的佛经八百六十七册。他已经布置可靠僧众昼夜清理装箱。不过这些典籍存放何处,才能不被倭寇掠夺,他颇费斟酌。日本人对这批中国的国宝垂涎已久,万一落入敌手,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佛祖呢?又如何向长眠于九泉之下的本山高僧交代呢?想到这儿,他长叹一声。
月色皎洁,暗夜如水,山上起雾了,雾水打湿了他的僧袍,使他打了一个寒颤。他了无睡意,吩咐智仁替他焚香,然后双手合十,举香顶礼,膜拜如来佛祖。他口中念《大悲咒》,为天下苍生祈祷,为抗日战争中惨死于敌手,抗战殉国的英魂和将士超度。做完这一切,他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就着幽幽烛光提笔濡墨,奋笔疾书《自题金莲寺塔》诗二首,诗前有小序:强邻益迫,内忧法衰,外侮国弱,人天交泣,百感中来,影事前尘,一时顿现,沧海愁煮,江湖沸腾,全身血炽,五内俱伤。呜呼,国仇未报,像教垂危,髑髅将枯,虚空欲碎,掷笔三叹,喟矣长冥!
茫茫沧海正横流,衔石难填精卫愁。
谁谓孤云意无着,国仇未报老僧羞。
法运都随国运移,一般同受外魔欺。
翻破楞严身将老,抗侮何吝惜残躯。
现在这诗已经铸刻成汉白玉的石碑安放在慧空大师的七级灵塔之前。
是夜有两位不速之客被迎在山门的小沙弥智仁,提着灯笼带着穿过佛殿法堂,径直请进了慧空长老的住处方丈屋。
方丈屋窗明几净,香烟缭绕,正面墙上供着释迦牟尼画像,两边是慧空大师亲笔书写的弘一法师联语“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左右两侧备有红木椅和茶几,左厢房为大师书房,右厢房则为卧室。大师正端坐书案前,秉烛夜读。两位客人来到,他起身恭迎,迈出书房,将客人迎进屋后,关闭方丈室门,又小心翼翼地将书房的门闩上。
来客与大师寒暄后,随即呈上新四军一支队陈毅司令员书信一封。慧空打开黄毛边纸书成的信函,就着烛火观看。信中写道:慧空耆宿法鉴:大德来函敬悉。奉读法音,仲弘深感钦佩,对大德愿舍身护法的决心非常理解。抗战军兴,需各界人士同心戮力,共赴国难。佛门中人,参与战事,保国护法古已有之,今更甚也。“七七”变生,圆瑛大师率先发起成立灾区救护团和僧侣救护队,得大德奋起响应,身体力行,此举已为佛界广为赞誉。“八一三”日寇占沪,宏明法师率百余僧侣开赴前线,倡导“大无畏,大无我,大慈悲”精神。在三月内救助伤员、难民八百余人。仲弘最近与润州北固山甘露寺法启法师串连周围三十多庙宇,五十多名僧侣组成僧侣抗日大队,频繁伏击日伪,配合参加大小战斗二十多次。大德愿出面组织陵州僧侣抗日大队的倡议甚好,仲弘将全力支持。至于转移寺中珍贵典籍、印版、文物,开展军事培训,配备武器装备诸事,吾派我部政治部李霄、高洪波二同志前来面洽。李霄原为上海著名文化人,左翼作家联合会负责人之一,高洪波原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员,著名版画专家,版本学专家。对于大德转移图书典籍应是有助的。如大德无异议,我部将选派精干军人以僧人身份入驻贵寺,协助转移文物典籍,培训僧侣,以共赴国难。以大德之威望,登高一呼,吾佛界护法有望,我中国护国有成。
看完陈毅将军来信,慧空法师双手合十,双目紧闭,口中念着“阿弥陀佛”。
就着烛光,他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李霄瘦削的面庞说:“仲弘将军来信,甚合贫僧之意,陈将军文武全才,新四军人才济济,难得,难得呀!”
慧空不无忧戚地说道:“昨晚陵州沦陷,倭寇必然西上五莲山,日人窥我金莲寺藏经阁珍贵典籍已久,这批文物若有闪失,上愧对佛祖,下愧对僧众,必以生有性命以保全之。老朽夕阳残照,不日西去,寺中瑰宝必须有所交待,佛法必须在我神州光大,惟愿舍身护法于寺院,不愿苟且偷生于乱世也。”
李霄听了慧空的一席话,动情地说:“大德高风,义薄云天,我军将全力配合贵寺院的义举,戮力同心,共抗倭寇。”
慧空紧紧地握住李霄之手用力地摇着说:“贵军动向我观察多时也,是仁义之师。李先生、高先生均为沪上文化之人,原也与我沪上高僧圆瑛法师相识。听说圆瑛法师已被日军抓去,现已在狱中绝食抗议,生死未卜呢。”
李霄道:“圆瑛法师,我地下党正在营救,最近有望出狱。”
慧空法师说:“昨晚,贫僧收留了国军伤病员十二名,领头的工兵营长宫铭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