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2)

+A -A

        书名:三斤核桃四斤壳(婚恋)

        作者:陆淅

        、蟹壳黄

        这个星期《珈人》杂志再度依靠文澜的专栏跃上了本周女性杂志销售排行榜的首位,这次的两专栏文章——《论做与做菜》更加成为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市面上不管哪家做女性杂志的,无论如何总会招揽个别麻辣作家,专写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章来赚取话题和关注,只是这次对文章有兴趣似乎已经不止是读者了,连杂志社的幕后大老板也对这一期话题劲爆的专栏文章产生了些许好奇。

        袁显公司旗下的杂志社也不仅一两家,但这两年做得格外出挑的还要算《珈人》,诗曰“北方有佳人”,女性杂志市场曰,南方有《珈人》。作为一本为公司盈利的刊物,平日里公司里的女职员喜欢买来看也算是对公司的支持和肯定,袁显尽管心里欢喜,但对于杂志内容向来是不会刻意过问的。

        这次会关注到文澜的这篇专栏也算是机缘巧合,这天袁显上班的时候,那些拿着杂志的女职员们从前台到电梯里甚至连他自己的秘书都在互相低声说笑,有什么比“欲语还休”更令人心痒?他这才对这个知名两专栏作家的文章生出些许好奇心来,问秘书小姐借了本女性杂志来看——

        ……

        旧时女人很少出门做,现在女人很少在家做菜;从前谈“君子远庖厨”,如今绅士出房钱。

        ……

        女人做菜大多是出于感情因素,为了亲友、爱人、孩子,你不能说做得多好,但也绝不会差,因为锅子里是加了感情的;男人做菜大多是出于表现欲,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得到,做得好,做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我有我可以”。

        ……

        女人做完菜总记得收拾灶台厨房,这在男人看来简直是无趣兼无谓,因为他们做菜时总是兴之所至,一挥而就,偶尔遇到个摆完盘还收拾厨具的,强压激动委婉探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做过厨房工的,被迫执行千万次才养成了习惯,至今还留下些许惯性所致。这还真不如不问呢,跟你问我这与那档子事有什么关联一般扫兴!

        ……

        这世上菜做得好的厨子多半是男人,正如日啖数十个生蚝,月战上百位美人的大多也是男人,皆因一个道理——技术性的工作大都不可以像绝大多数的女人一样,感情用事。

        ……

        袁显随便扫了两眼这篇满是歪理邪说的文章,个别词句倒也确实辛辣得叫人印象深刻,他又翻了翻杂志的其他栏目,大多是谈搭配、保养、化妆、减肥之类的话题,相较之下,这种看来不知所谓的专栏文章还可勉强算是特色兼看点。

        翻阅了自家公司控股的杂志社的所谓得意之作后,袁显不由得对自己手下人是不是虚报了业绩产生了莫大怀疑,他笑着把畅销杂志丢在一边,拨了个电话给自己应该已经倒完时差的未婚妻,人春风得意的时候,连带着说话都会轻快一些,“饿了吗?要不要一起吃个午饭?”

        刚约好未婚妻共进午餐,袁显挂上的电话又突然响起来,他接起来,一听到对方的声音便惊喜万分,“?!你这个伴郎是不是也太积极了点,”他取笑起自己的兄弟来一贯口无遮拦,“如果不是一早知道你这两年打算来上海发展的话,我还以为你是特意赶在婚礼之前从美国飞回来跟我抢老婆的呢。”

        那边脚步声和行李箱滑轮的滚动声都骤然一顿,仅仅瞬间又恢复如初了,在手机里听来仿佛是为信号突然消失了一秒一般,袁显不以为意,全然只当是自己开了个不怎么好笑的玩笑,“对了,反正你都来了,下午我跟佩佩要去选婚纱拍照片,你也顺便过来好了,佩佩已经找好伴娘了,不如就趁这个机会大家早点熟悉一下也好。”

        袁显的伴郎答应了准新郎的要求,也顾不上倒时差和正职工作,一心要先去见见一对准新人。这位让司机把行李箱搬进了后备箱,吩咐道:“你先帮我把行李拿回去,今天我不用车了,事情办完你就下班吧。”

        操一口几十年前的老上海话,好在找了一位上海浦东籍的中年司机,不然年轻一代未必能自然地跟他这一口原生态的沪语交流。很多人都认为男人说起这种吴侬软语来会有损男子气概,其实不然,一副低沉的嗓子和笃定的语调会让说吴语的男人显得很儒雅,听得人很舒服。然而语言其实也是活物,没有参与近几十年吴地方言的进化,又没有被普及到普通话的李念琛干脆直接对外宣称只会说英语,免得大家明明说的都是中国话,还一副“鸡同鸭讲”的样子,岂不尴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三斤核桃四斤壳 第1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