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3 / 3)

+A -A

        “请问老师,您是怎么看待儒家思想的?”孟凡阳曾经和不少人讨论过这样的问题,但一直都很遗憾,这个班级包括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没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事实上,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年代,关于儒家思想,早就成了人们遗忘的旧梦而已,甚至很多人一提及这些,便会摆出一股不屑的表情——儒家思想,不就是封建思想吗?都什么社会了,还谈这些?年轻人,学点有用的东西吧!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华夏文明史上,出现了诸子百家。儒家,作为其中的一个学说流派,能够在华夏文明几千年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应该说,她是一门极其深广博大的学问。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思想:其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其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其四,是以“允执其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的倾向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倾向。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宦海的浮沉、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秩序、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曲,概莫能外……”

        风轻侃侃而谈,屋子里的学生全都瞪大了眼睛。初时,孟凡阳还是一脸的平静,但听了几分钟之后,他的脸上便产生了敬重之意。

        风轻所说的一些话,孟凡阳经常听爷爷说起,后来爷爷上了年纪,眼睛花了,精神不济,也很少唠叨这些了。可孟凡阳从小事听着爷爷的唠叨长大的,骨子里便带着对诸子百家华夏文明的一种深爱和崇尚。而他肚子里,当然也装着真本事。

        一直以来,孟凡阳都是寂寞的,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找不到对手的武林高手一样寂寞,而今天,终于有人能站在他面前对华夏古文明侃侃而谈,甚至站在高他不知几级的状态下为他传授一些他从未听到过的精妙观点,他岂会不兴奋?

        谈完了儒家,风轻又说到了道家,然后一直讲下来,从甲骨文一直说,说到了近代文明,说道四大名著,班里的学生们一个个都忘了时间的存在,连平时最不屑于语文课的程辉,都听得入了迷。

        第17章冤家路窄?

        其实,这些学生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老师没找到他们的兴趣。甚至,他们懂得比老师讲的那些呀深奥很多,更深奥的东西,老师又不讲,或者说,老师都不去深入探究。所以时间久了,这些孩子们对语文这门课,产生了疏离感。再加上,他们将来的确十有八九要出国,所以,学好外语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然而今天风轻的一堂课,仿佛有着力挽狂澜的效果。

        虽然风轻无心栽柳柳成荫,不过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的她,心情还是蛮不错的。

        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拿起杯子,去饮水机接水喝,刚好另一位教地理的老师也下课,见风轻喝白开水,便好心的问道:“小风老师,我这里有茶叶,是我老公的朋友送的龙井,还不错。要不要来点儿?”

        “多谢韩老师,我和白开水就好了。不然一会儿午睡的时候,睡不着觉。”风轻微笑,有人提到茶,她又不经意的想起了昨晚在那个农家饭庄喝的榴芽茶,从而想起了萧寒,那个据说是头牌的男人。

        其实,做头牌也是要有资本的……

        风轻忽然想到这句话,便忍不住笑了。

        “小风老师,想什么呢这么开心?是不是男朋友?”韩老师三十多岁,正是多事女人的年纪。

        “呃,不是男朋友,到也算得上是个朋友。”

        “肯定是男的吧?”

        下载

        风轻不语,只点点头,表示认可。

        “快说说,你这位男的朋友是做什么的?”韩老师笑呵呵的凑上来。

        “呃,韩老师,你是薛城本地人吗?”风轻忽然想起了自己那个未婚夫,便岔开了话题。

        “是啊,怎么了?想打听打听对方的家底?你问我,我保证把他们家祖宗八代都给你查出来!”韩老师果然是个热心的女人。

        “你可知道,当地有个名门望族,姓夏的?”风轻听了这位热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