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1 / 2)

+A -A

        弹琴唱曲,又不会做什么,清者自清,不必拘谨。

        李静本就是个随性的,而且,此次进京,除了陪着摩西之外,更主要的,李静本就是想邂逅哪怕只是旁听柳永或者苏轼。

        李静不能进官场,唯一的机会,只能是坊间瓦肆。

        想着时日长了总会被人知道,初始也就没有必要遮掩,李静微微犹豫,便与刘禅一起坐马车前往。

        本来李静还想骑马,可是,刘禅却说,既是要去附庸风雅,又怎能有歌无酒。李静和刘禅的酒量都是一般,晚饭时已经微微喝过一些,如今,李静看刘禅的神采,必是要放开了喝的,李静也想畅饮一番,舒舒这几个月来胸中的闷气,便也没有矫情,弃了她的巴库斯,同刘禅一起坐上他家马车。

        两人去了汴京城最好的官家妓馆群芳阁,虽说这里的姑娘比起民间妓馆来少许多风情,但文采修养却高出许多,便是京中许多达官贵人来了,也是要礼让三分的。李静只是想听人弹琴唱曲,来这种地方,自是更合适些。

        虽然,几乎不识句读的刘禅,其实,更喜民间妓馆的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不过,他是绝对不会让李静踏进那种地方的,京中不比宋州,李静,毕竟也是代表了应天书院的学子,再者,李静如今年长,容颜身形都显露出来了,他可不想她被那些惯看风月的男人们窥视。

        如果不是知道李静极其不喜欢倚仗权势,刘禅其实是想包了琴师歌伎到他府上为李静弹唱的。

        两人一路兴致高昂地到了群芳阁,却被告知刘禅提前三天定下的歌伎薛艳,如今正在接待其他的客人。

        李静在路上已经听刘禅大肆夸赞过了薛艳的琴艺和嗓音,美貌刘禅虽是一带而过,但是,就凭刘禅带过时片刻的卡壳,李静也能想象,必是一位极其艳丽的姑娘。虽说李静本是女子,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多年在勾栏流连下来,她对女子,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审美观。一路行来,正被刘禅挑起了好奇心。

        此刻,却被告知本来预定好的薛艳接待了别的客人。

        不只是刘禅,连李静都染了三分不悦。

        不过,李静想到刘禅五年前惹过的事,还是拉拉他的衣袖道:“既然薛姑娘接待了别的客人,我们就点别人吧。反正来日方长,也不急于一时。”

        鸨母听了,也连连劝告道:“是呀是呀,刘公子。正巧今日我们群芳阁的花魁方昭无客,刘公子不如到她那里歇歇。缠头算在奴家身上。”

        刘禅也没有发怒,却只是坚持道:“谁不知道论起琴艺歌喉,薛艳论群芳阁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花魁娘子再美貌,本公子今日是来听曲儿的。三天前本公子下定金时,冉妈妈也答应了本公子让薛姑娘歇两天,养养嗓子,专待本公子今日接待贵客。怎么,今日本公子带着客人来了,冉妈妈却说薛姑娘接待了其他客人吗?

        本公子离京五年,难道如今京中竟是连先来后到的规矩都破了吗?还是,冉妈妈觉得本公子任人捏圆捏扁好欺负?

        不管是什么贵客,都请他在一炷香时间内离开。”

        刘禅说完,拉着李静径自在大厅中央落座。

        鸨母见刘禅在厅中落座,微微觑眉,却并不离开,只是早上前讨好地笑着道:“不瞒刘公子,今日薛艳接待的,是她的常客,每月必来坐上一两次的。是奴家失察,忘了那位大人常来的时间,才答应了刘公子。但若论起先来后到,整个汴京都知道,那位大人与薛艳的关系。今日,算奴家请了,还望刘公子高抬贵手,换其他的姑娘吧。”

        刘禅隐隐想要发怒,李静却是按住他的手道:“在下只问冉妈妈一句,薛姑娘,是那位大人包下得吗?”

        鸨母挑眉看了李静一眼,眼中闪过三分惊艳,三分寒意,退了半步道:“这倒没有,只是……”

        李静打断鸨母的话道:“我们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本来来这里,也是寻个开心。不管冉妈妈有什么借口,既然薛姑娘不是那位大人包下的,刘公子又已经预定好了,不如冉妈妈派人问问,我们反正只是慕薛姑娘琴艺歌喉而来,只要能让我们一饱耳福,我们不介意那位大人共赏雅乐。”

        李静已经给了这么大一个台阶,鸨母却还是支支吾吾。

        李静示意鸨母上前小声道:“你该知道刘公子的身份,到底是哪位贵人让你如此难做决定?

        鸨母附到李静耳边道:“如今正得圣宠的晏大人。”

        “哪位燕大人,叫什么名字?任什么职务?多大年龄?”李静知道,即使问出了具体的姓名,她也是对不上号的,刘禅怕也十有□并不知道。但是,职务的话,他应该能够分辨。只要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公卿,这个闷亏,不止刘禅,她也不会吞下去。

        “京中还有几位晏大人?自是那素有‘神童’之称,十四岁便高中进士的晏同叔晏大人。就是刘公子的父亲刘国舅,也要对晏大人礼遇有加呢。”虽是压低声音说的,但是,鸨母的音色中,却满含傲慢自满之情。又不是她家什么人,顶多也就是她这里的常客而已。

        听曲《浣溪沙》

        “你说得可是晏殊?”李静问着,迅速地在记忆里翻找晏殊的资料——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少有才名,十四岁赐同进士出身,一生仕途顺遂,官至宰相。代表作品:《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穿越之范家娘子 第84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