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你和李洪就踩打谷机吧,咱们早晨的几个人接着割谷子,李笑你们几个半大孩子帮着递一下,剩下几个男人挑选箩筐,谷子打出来就挑回去,这得走不少路呢。”老人吩咐完大家都没意见。
不过在选箩筐的时候,李无一主动选了180斤的箩筐,如果田里水多,这一挑下来就有200斤了。
“李兄弟,这箩筐可不轻啊,能挑得动吗。”一个光着膀子的中年男人好心的提醒道,他来的时候媳妇就打了招呼,别累着了李无一,不然回去就惨了,谁叫他家葡萄种得多呢,最后发了不少钱。
李无一紧紧草帽的绳子,熟练的扁担舞了一下,然后插进田里,这挑谷子还得等上一会。
“谢了,九叔,我力气大,没问题的。”
各自把箩筐选好,现在谷子没出来,就帮着妇人们割谷子,这弯着腰割谷子可不太容易。一扎稻谷半大孩子一手还抓不完,不能割浅了,不然以后不好耕田,也不能割深了,不然太累人。
一窝就是一扎,十几颗,速度要快,力量要用得均匀,一镰刀过去,稳稳把稻谷抓在手上,然后两窝并在一起,交叉码在一堆,半大孩子穿梭在田里,把小堆的稻谷码成一大堆,等着打谷机推过来在把谷子唰下来。
打谷机在几十年前就有了,还是那样,烧的是骨油,长一米多,两个男人并排站在一起,一人一只脚踏在上面,一上一下,同时发力,发出嗡嗡的声音,半大孩子在旁边递着一扎扎的稻谷,两个男人接着手上,不停的在滚动的机器上摩擦,把谷粒刷下来。
而打谷机半卡在'半桶',也就是大木筐子上面,木筐子长两米多,宽一米多,两边有孔,上面搭了个棚子,防止谷粒擦飞出去。
“嘿,嘿,那啥嘎扎……”两个男人一起唱着听不懂的歌谣,这是远古流传下来的劳动战歌,没有歌词,只有腔调,唱着唱着仿佛身上就有无穷的力量,这大概就是丰收带来的力气吧。采石人也经常唱这种歌。
稻谷的叶子已经有些微黄,上面挂满了金色的稻穗,一个老农摘下一颗谷子,咬开壳,咀嚼了一下,笑了,今年的谷子比去年的还要香。如果稻谷没成熟,咬开壳之后就是白浆……
还有几个更小的孩子,纯粹就是跟着大人们来混大肉饭吃的,也帮不上忙,农家人也心疼小孩子下田。这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就在旁边小河里忙活起来,用撮箕在小河边上的杂草里捣鼓一翻,一捞起来总能有几条小鱼。
“叔,帮我抓条黄鳝吧。”小胖墩就跟来了,穿着条小内裤,上面印着熊猫,肥肉一颤一颤的,脑后一条长尾巴。
“好,叔给你抓一条。”李无一把泥弄在小胖墩脸上,逗着小家伙咯咯直笑,在低头从割了稻谷的田里找起小孔来,那里面就有泥鳅黄鳝呢。
找了几分钟,田里脚印太多,不好分辨,只找到一个大孔,应该是泥鳅的洞,五指并拢,只露出食指,顺着洞口钻下去,末入十几厘米深的时候摸到一个软软的东西,手指猛的一发力,死死的扣住,一拉出来,果然是一条肥肥的泥鳅。
把田埂上扯了一根杂草,把泥鳅穿上,说道:“狗蛋就在田埂上玩,等下叔在看见了,还给你抓泥鳅黄善。”顺手又在小胖墩左脸上抹了一把泥。
“谢谢叔。”小胖墩转身神气活现对着小河里几个半大孩子直呼呼,高高扬起手上的泥鳅。
“好多青蛙啊,看来今年就能分上钱。”老农趋赶了几只青蛙,笑呵呵的
自从投了蛙苗,因为用高网分开了村与村之间的农田,各家都很自觉,村子里互相监督,谁家要是擅自抓青蛙就是偷盗村里的共同财产,谁也不想犯了众怒,就连水库鱼庄要用青蛙也是抓了登记重量,以后要从钱里面扣除。
“是啊,晚上听叫声,这田里的蛙就不少勒。”一个男人也符合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