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1 / 2)

+A -A

        他们没有亲吻过,没有牵过手,甚至,没有说过爱。

        稍显缱绻的一回,是六月末的一天午后,自习时间。窗外知了聒噪,大家都端坐在课桌前摇摇晃晃地打瞌睡,可又不肯奢侈地回寝室睡午觉。教室里漂浮着浓浓的睡眠的气息,像云一般,把人托起,缓缓缓缓地曳动。细微的鼾声响起来,教室里一阵哄笑。忽然地,就沸腾了。有男生跃上讲台,在黑板上画漫画,有人顽皮地往打鼾的同学头上插一片树叶。

        清川嫌吵,约男孩子出去温书。他们揣着书本溜出校门,在河滩边找了一处阴凉的蒿草丛,坐下来看书。河床两侧已然干涸,露出光滑的大石,河中央却水流湍急,卷起清凉的风。蒿草里有蚊虫,清川取出随身携带的清凉油,抹在光光的手臂和小腿上,然后递给男孩子。

        “别浪费了,我皮厚,蚊子啃不动的。”记得当时男孩子是这么说的。

        背了一会书,清川觉得倦,躺下来,用书遮着眼睛,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那一觉真长啊,伴着青草香、流水声以及河心吹来的风,连续熬夜的清川痛痛快快地酣睡了一场。

        男孩子也睡着了,清川醒来时,斜阳西坠了,他犹在梦中。

        他们消磨了整个下午。而那个下午,英文老师请来了往届的高考状元介绍应考经验。清川和男孩子都错过了。不知道男孩子是怎么想的,反正清川没有丝毫的悔意。

        后来……

        就没有后来了。

        清川和男孩子如约考取了大学,两地相隔千里。男孩子写过两封信,清川回过一封,都是风轻云淡的。不知怎么的,渐渐就中断了联系。

        在男孩子以后,清川正式谈了几次恋爱。奇怪的是,清川每一次都被抛弃掉。她总是很尽力地进入状态,马不停蹄地从这一个战场迅速奔赴另一个战场,斗志昂奋地谈着她永远以为是最后一场的恋爱。她如此投入,如此敬业,然而仍旧无法摆脱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学校合唱团的吉他手在黄昏怀抱吉他,站在清川的宿舍楼下,吟唱着台湾校园民谣,成为校园一景。不过这一次的周期很短,两个月便结束。因为吉他手爱上了别人,他站在了另一间窗下弹奏吉他。

        吉他手让清川找到了自信,但又将她重新扔进荒芜的悸动之中。她不甘心。她需要不断地印证自己。于是她对每一次艳遇来者不拒。

        第二次是跟一个神经质的诗歌爱好者,那家伙个头很矮,喜欢踮着脚尖走路,动辄向着清川背诵长篇大论的诗句:

        成熟到对奴役和阉割着魔的成人吗?他已经繁茂地发展到开花期,但是要开花吗?开花意味着在堕落中死去,他宁愿死于蓓蕾之中。这是年轻的胜利者的无上之举。他宁愿让自己的梦想遭杀戮,也不愿让它们被玷污。他已经瞥见了光辉完美的生活,他不愿意成为一个驯服的世界公民从而背叛那梦幻……

        他们的约会充斥着晦涩艰深的诗词,清川的肢体开始渐渐隐退,只剩下一对疲惫的耳朵,竭力张开来,呼吸着怪异的诗歌腐败的气息。持续大半年,他们宣告分手。理由是男诗歌爱好者遇见了另一个女诗歌爱好者,可以互诉衷肠,不用再对牛弹琴。

        这样的遭遇,重复了好几次。清川心灰意懒,她认为母亲对她的贬斥是恰如其分的。她怀疑自己,也怀疑那些男人。他们是一群背信弃义的猪猡。他们究竟想要得到什么呢?

        其实清川虽非绝色之辈,尚属中等美女,面目清秀,身材纤瘦,看上去弱不禁风。在成年男人的眼中,她很可能被想象成一种林黛玉似的女人,疾病缠身,同时性冷淡。他们会聪明地退避三舍,把她留给那些青涩的、不解风情的小男生,去做一回怜香惜玉的美梦。

        事实上,这是极大的偏见。清川健康得很,她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许多貌似丰腴的女人。在诗歌爱好者与吉他手身上,她已经发现,她是个可怕的感官享乐主义者。一经接触到男人的怀抱,感受到男人的体味,她就会浑身瘫软,湿润如一只烂熟的水蜜桃。

        睡在蒿草丛中的初恋(2)

        “你是一个称职的女人。”她的第三任男友、一位工学硕士对她说。他发现她对抚摩十分敏感,他只用一根手指,就能让她水草丰美。

        工学硕士是一个沉迷于冒险的男人。他热中于探索两性关系,却又拒绝婚姻。换言之,这个渴望爱情冒险的男人,却害怕生活冒险。当清川表现出托付终身的意愿,工学硕士如幽灵般飘然而逝,永不现身。

        母亲苛刻的教育,使她在任何事情上都极端追求完美,这种信念影响到了她的性观念。她偷偷阅读了一些古代的闺房资料,学习并掌握其间的要领。她对技巧的研习甚为迷信。她把撩拨并填充男人的欲望作为己任。女人的欲望是耻辱的,男人的欲望却是事先被谅解的。这是清川从母亲那里承继的理论。

        临近大学毕业,清川认识了花满城。满城是同校同级的中文系学生。两人同时应一名老先生的邀约,帮忙整理法律方面的古籍读物。清川的专业是法律,而满城擅长古文,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

        满城不爱说话,每日准点到来,准点离去。他们在老先生宽大的书房里埋头用功。有一天,满城突然没来由地说道:

        “让我们速速完成这份资料,断绝来往吧。”

        清川听懂了。过半晌她茫然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迷乱之年 第6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