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依旧直直的看着她,四婶耐不住了嘴里嘟囔着〃死丫头,吓唬谁呢〃就急忙转身离开,三婶也不敢一个人呆在这里,跟着走开了。
这一天是安然这一段时间过得最清净的,她坐在树下看着太阳东升西落,一直坐到晚上见没人再来了才去随便做碗面条吃,昨晚的饼还没吃完,有些硬了。安然不在意,一口饼一口面吃的饱饱的,吃完收拾好碗筷就进里屋,拿出昨天找到的小背包往里面塞衣物。
又到月中,半夜的月光白花花一片,已经十二点了,安然探头往外看了看,路上已经空无一人。她轻轻推开门,背上背着个小包裹向村外跑去。跑了很远才停下来朝身后遥看着月光下模糊不清的村庄。
她在心中默念道:〃再见了,安家镇。〃
姥姥就在前面等着她,安然知道这一去再也没机会回头了。
3。第三章吾家有女初长成
安然是在两天后到殷姥姥家的,一天的火车,夜间在城里的小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搭着别人的三轮车才到。
那是在城的乡下,属于鱼米之乡的南方,完全不同于北方的安家镇。一路上安然睁大眼睛看着外面的风景,在她仅有十年的生命中想象不到这个世界原来这般多姿多彩。亲眼看着火车穿过巍峨雄壮的山岭,越过清幽婉转的河流,安然的生活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枯燥,她的世界不只有那棵寂寞的桃树,还有着希望。
殷老太一路上也不多言,这列火车十一年前带走了和她相依为命的女儿,如今她带回来的是爱女生命的延续,饶是一辈子风风雨雨走过来,她也有些力不从心。她已六十开外,这几年身体格外不好,她不知还能不能护她一生周全。也许只要八年就够了,她相信成年后的安然可以一个人面对这个纷杂的世界。
连续好几天的奔波劳累,到了家的殷老太骨头架都快散了,临走时她托隔壁的张大姐看的房子,取回钥匙,俩个人唠叨一会儿,安然站在旁边也听不懂她们的话语。这一路走来她听到的都是柔腻的吴侬软语,因为以前听母亲说过就算不懂也是感觉亲切。张老太也已经六七十了,儿女离得远,平时和殷家老太太很交好,她看到旁边的小姑娘讶然的说了几句话,安然自然不懂什么意思,还是殷太太用普通话回答了她:〃这就是我那不听话的闺女的孩子,叫安然。丫头,过来见过张奶奶。〃
安然立着不动,张老太太也不在意,上前仔细看了看她,再开口也用了普通话:〃小姑娘认生。倒有点像清丫头,不过生的比她妈有福气,这额头多好看。〃
〃不说那个丫头了。〃殷老太太走过来牵着安然的手朝老大姐告别:〃张老姐,我们也走一路了,这会儿就不多说了。丫头本来话就不多,又经那么多事多少有些受不住,您老担着点,我们就先回去歇歇,明儿了再说。〃
张老太太摆摆手道:〃你们快回去的,中午别做饭了,我多做点给你们端去。〃
殷老太太应了一声就牵着孩子往家去。
殷老太太住的是地方不大,傍着河岸是三间小屋子,上面有一层阁楼。墙外环绕着一圈蔷薇,正值花季,红红与白白,开得煞是热闹,蝴蝶蜜蜂围着花团飞舞着,丝毫不怕人靠近。推门进了院子,里面不大,倒是种了不少花草。一架葡萄树将整个院子遮了大半,站在下面很是凉爽。现在葡萄也熟了,成串成串的挂的满架子都是,因为有半个月了没人打扫,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果实。走道两边种的有月季栀子,还有几株绿葱葱的竹子,更让安然喜欢的是院中央有一棵桂花树,在安家镇时她知道校园里都有几棵桂花树,等到石榴红的时候桂花也开了,老远都能闻得到。还有许多花草安然并不认识,她在家时母亲从不侍花弄草,那棵桃树还是父亲种下的。阁楼顶上也爬了不少爬山虎,她没见过,但从书上学到过,绿油油一片,像是进了童话世界里。
殷老太太看出安然的欢喜,她把手里的包裹放在院中央的石桌上笑道:〃这是我们的家,丫头,以后了一切要从新开始。〃
安然回首一笑,灿若星辰,这是她几个月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安然住在阁楼上面,地方不大,可光线不错,扒开绕在窗户上的爬山虎,下面就是清澈的溪流,站在窗前,前面就是蜿蜒曲折千回百转的河道,视野之内都是绿油油的稻田。屋内摆设很简单,墙也已经发黄了,这房子还是七十年代姥爷在世时盖的,屋顶不高,上面斑斑驳驳的,里面也就放着一张床和一个梳妆台,看得出梳妆台也很古老了,原本红艳的色彩现在也成了暗红,姥姥说过这是母亲年少时的房间,这也应该是她以前用过的。屋里很干净,看起来应该经常有人打扫,安然也是累坏了,顾不得多想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初时,安然并不适应这里的环境,风景虽美,但气候潮湿,夏天很闷热,不似北方热的干爽。来这几个月了她身上一直出些红疙瘩,殷老太太知道她水土不服,把她的房间找人重新粉刷了一遍,被褥也换成了新的,如果不是安然阻拦她也把那墙爬山虎给拔了。不过好在安然适应能力不错,三个月后就不再难受了。
因为安然户口转过来晚,错过了六年级的报名,殷老太太索性让她休学一年,先适应这里的环境。这个村子属于旅游景点,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游玩,也有些有钱的在这儿盖了小别墅,闲余时间就来度假。她以前就在本城最有钱的穆家当过十几年帮佣,带大了穆家的几个小少爷,如今岁数大了,虽然干不了什么,穆家仍让她帮忙看房子,每月给些工钱,不多也足够她这个老太太用了。现如今安然的户口都是穆家出头帮忙迁过来的,安家镇那边的人再怎么难缠,小姑娘出来了他们也没办法。她私下里也盘算好了,等到来年时候再托穆家帮忙直接让安然进初中,她知道安然的成绩一直不错,这一年先在家自己看书,到时也能跟得上。那笔赔款早在安家镇时就存在了银行,法院那边的两个同志很热心的帮她们办好手续,又私下送她们回家。安然家的房契她也托给那两个同志了,只等有人看中了就卖出去。这些钱让安然上完学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殷老太太如今也跟着村子里的妇女做些手工活,她一个人用不了什么钱,但加上安然就不得不多做些事了,几分水田只顾得上吃,安然又在长身体,她怎么也得想办法把孩子的营养给提上去。
安然看着姥姥每日忙不停,自己也动手张罗着一日三餐,她有心帮忙做些事情,可平日了姥姥总是让她先看书,看了两个小时就推她出去玩,经常串门子的张老太太见状总是笑道:〃丫头,你出去吧,我和你姥姥在这儿说着干着,你这小姑娘能帮什么忙?〃
安然知晓她们的意思,刚开始别扭着不出去,直到有次张老太太离开后姥姥看着她语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