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2 / 4)

+A -A

        多少年来,这一幕幕都在我的眼前晃动。我在想,那位小女孩如今也该是你这样的年纪了吧,她过得好吗?她幸福吗?她仍在上海的人群里,还是早就像我们一样远涉重洋了?

        对了,我把父亲的故事接着告诉你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日后你把它写成一本书的话,一定会比《9·11生死婚礼》和《廊桥遗梦》更加感人。

        但是,贝拉,这个故事里,让你看到的不仅仅是我父亲的那份情、那颗心,而是他的儿子,一个走南闯北什么风景未曾领略过的风流小子,而今命运却让他来承载像他父亲一样的苦情孤魂……

        好,我接着说下去。

        父亲暗恋上了那位上海阿姨。

        据父亲说那是从未对任何人产生过的强大磁场的一见钟情。这并不是因为父亲没有见到过漂亮的姑娘,不是!父亲是部队文工团的,文工团里漂亮活泼的女孩并不少。

        父亲爱得很痛苦,一方面他备受着内心的煎熬,不可自拔,既不敢表达又无法放下;另一方面他备受良心的谴责,觉得对不起战友也对不起我的母亲。

        上海阿姨到部队时,带来了不少那种三色的圆珠笔,本属于上海小物品随便分发给大伙儿的,但到我父亲那儿却成了爱情的信物,视为比生命还尊贵的东西。所以,我刚才在酒吧里对你说的我小时候被父亲毒打的事,你应该找到答案了吧!

        父亲一直想找机会向上海阿姨接近,机会终于来了。那次父亲的战友,就是上海阿姨的丈夫与其他几位战友去其他部队执行任务,一周内无法回来。临行前,那位战友还嘱托我的阿妈阿爸照顾一下他的年轻妻子。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军营举办文艺联欢会。父亲担任独唱,但当他来到了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出时,看见了正在台下一隅坐在阿妈身旁的上海阿姨时,他的心脏像要从喉咙口跳出来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像喝醉了酒一样。但伴奏的乐声已经响起,没有退缩的余地,只有上了,阿爸闭上眼睛唱了起来。当他唱第一句的时候,显得是那么紧张,音韵里带着微颤的音,用阿爸的话来说就是“爱的颤音”。但唱着唱着就进入了状态,歌声充满着从未有过的激情和深情,阿爸忘记了自己是在唱歌,而是进入了幻境——自己正一步一步朝着上海姑娘走去,走去,将手里捧上的这束鲜红的花儿交给她,向自己心爱的女人表白自己火热的爱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

        红得好像

        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花儿为什么这样鲜

        为什么这样鲜

        鲜得使人

        鲜得使人不忍离去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这是一首多么美的爱情歌曲啊!这也是一段多么动人的爱情表白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伤感的卡萨布兰卡 第33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