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2 / 5)

+A -A

        “你二姨叫什么?”

        “崔露云。”

        蓝头巾大嫂一惊,“他们搬家了,你们不知道吗?”

        我和董晴装出很惊讶的样子,“我们刚从广州回来,不知道啊。”

        “他家搬什么地方去了?”

        “哎,”蓝头巾大嫂长长叹了口气,“我们也不知道啊。”

        “这可怎么办呢?”董晴故意装作失望地看着我。

        “大嫂”我恳求地问,“我们大老远地来趟不容易,能不能到你家坐会儿?”

        第一百一十一章混混当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混混当道(播音员哥们余阳同志,你广播我的《驻地记者》不要紧,但你最起码讲一下作者是“首越”好吗?另外,请与我联系一下,有家广播电台想用一下母带。我704200575)蓝头巾大嫂很热情,给我们俩沏上茶。

        我递给大嫂一枝烟,她笑了笑自己掏出火来点上。在农村,很多中年妇女都吸烟,她们有的人吸的还是些烟叶,味很浓、很呛。

        董晴把买来的礼品打开,取了些水果端了上来。大嫂说什么也不吃。

        “大嫂,你与我二姨家的辈份是怎么论?”我问。

        “我们是平辈。”

        “那我们称你大姨好吗?”我立即改口说,“我们这次来给你添麻烦了,这些水果就当看二姨和你了,你就全收下吧。我们坐一会儿就走,下午还要回广州。如果我二姨回来,你就代我们问候她一声。”

        蓝头巾大姨收了我们的礼品有些不好意思,立即喊了孩子们去地里割韭菜包饺子。

        我们再三推辞,蓝头巾大嫂有些不高兴了。

        “我家老头子也到外边打工去了,这常年家里也来不了几个外人,你们就陪我多聊会儿吧。”

        不一会儿,孩子们把韭菜割了回来,董晴与蓝头巾大姨一边择菜一边聊了起来。

        “二姨家怎么回事,怎么好好地就搬家了?”

        “闺女,你不知道我们村里的事。”大姨长叹了一声,“我们村有个于三,是个土匪,前几年在村里打伤人后就跑到北京去了,这几年在北京混成了一个大混混,听说他手下有好多人,专门帮人家看门、打架,然后收人家钱。他爹更不是个东西,把于三当成了家里的活神仙,家里有什么事都给他打电话,随后于三就带一帮子人拿了枪回来闹一通。现在四乡八村哪还有敢惹他家的。”

        蓝头巾大姨把面和好后递给董晴接着说,“你二姨家吃亏就吃亏到这个‘强’上。别人都不敢惹他家,他们却一点也不让,这不就打起来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驻地记者 第43章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