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3 / 5)

+A -A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董晴把赶好的饺子皮递给大姨。

        “去年于三家翻盖房,他们家把地基坐到了你二姨家院子里,你二姨家不同意,这不就打起来了吗。”

        “你是说于三家侵占了二姨家的宅基地?”我搬了个板凳也凑了过来。

        “嗯”大姨点点头,“这事要搁别人家,也就忍忍算了,可你二姨是个强驴,非要与他们家理论一下,结果同于三的爹就对骂了起来。第二天于三就带了一伙人回来把你二姨家打跑了。”

        大姨家的小男孩凑了过来,一边比划一边大声说:“那天于三还端着这么长的一枝枪,‘当’地一声把猪打死了,又‘当’地一声把牛打死了。”

        “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大姨瞪了孩子一眼,“去,把大门关上!”

        小孩子吐吐舌头跑了出去。

        “我的娘啊,于三他们还有枪。”我学着镇州方言惊奇地问,“他拿的是什么枪?”

        大姨放下饺子,也用手比划了一下长度,“这么老长(当地方言,意思是很长),我们家原先也有一枝,叫双管猎枪,可惜让公安局收走了。”

        “他们开枪打人了吗?”我接着问。

        “他们用枪托把你姨夫打倒在地,你二姨上去想拉你姨夫,又让他们一脚踢地上了,然后他们就开枪把院子里猪、牛都打死了,还进屋里把家具都砸了。”

        “我二姨怎么不报警?”我接着问。

        “他们报警了,可人家于三与当地的警察都是哥们,谁会向着你二姨家。”

        正说话间,有人敲院门。

        小男孩飞跑出去开了门。一个满头白发的大娘走了进来。

        “大白天的你们家关什么门啊。”人还没进屋,敞亮的嗓门就响了起来。

        我们都站了起来,大姨急忙介绍,“这是我外甥,刚从广州回来。”她又转身对我们说,“你们应该喊嫂子。”

        在农村,辈份与年龄无关,年长的不一定比年青的辈份高,有时八岁的小孩子能是爷爷辈的。董晴还在时,我急忙恭谨地喊了声“嫂子”,并从坑上拿了水果递给大嫂。

        白发大嫂接过水果同我们闲聊了几句就步入正题。

        “二狗子来过你们家吗?”白发大嫂问。

        “没有,他又操扯(管)什么闲事?”

        “听说市里一个头盯上了于三家的案子,二狗子又让大家护着于三家,还答应每家给一桶油。谁若是不护着他家,于三说了崔露云家就是他的下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驻地记者 第43章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