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2 / 2)

+A -A

        接着,吊门开了,她向左一拐,快步走向5/房间,特工管理部。这是一间敞开式的大办公室,头顶上安着条状照明灯,每张办公桌旁竖立的衣帽架使这里略显杂乱,衣帽架上挂着特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服——莉兹的是一条旧牛仔裤、一件黑色澳毛大衣和一件拉链夹克衫。她的办公桌上空荡荡的——上有一台灰色的电脑终端、一架按键式电话、一个印有“联邦调查局”字样的水杯——桌子一边抵着一个上了密码锁的保险柜,她从里面取出了一只深蓝色的文件夹。

        “怎么,直接来总部了……”坐在邻桌的戴夫?阿姆斯特朗低声说道,眼睛却紧紧盯在电脑屏幕上。

        “都是该死的北线闹的,”莉兹气喘吁吁地说,不停地转动着保险柜上的锁。“地铁居然……停了。至少有10分钟。没有广播通知,什么都没有。”

        “嗯,这点时间连让司机在站里坐下吸枝大麻烟都来不及,是吧?”阿姆斯特朗通情达理地发问。

        然而,莉兹已经快走到门口了,手里拿着文件夹,没穿大衣,也没戴围巾。在去往楼上6/40房间的路上,她匆匆走进洗手间,照了照镜子。镜子里映出一个稳重大方的形象,令她颇感意外。一头栗色秀发还算整齐,衬托出一张苍白的椭圆脸。由于疲劳的缘故,眼睛周围隐约浮现出黑眼圈,不过总体效果还可以。这使她自信心大增,继续向楼上奔去。

        联合反恐小组每周一上午8点30分都要召开例会,她在这个组工作已经快一年了。会议的目的就是协调事关恐怖组织网络的行动,确定每周的情报对象。小组组长由莉兹所在部门的领导、现年45岁的查尔斯?韦瑟比担任,其成员是军情五处的调查员、特工管理员以及分别来自军情六处、政府通讯总部、伦敦警方特别支队的联络员,同时内政部和外务部也必派代表列席会议。这是在世贸中心惨剧发生后不久新成立的一个机构,首相坚决要求必须确保有关恐怖活动的情报不得因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或任何扯皮行为而延误通报。当时没有人有心情对此提出异议。这是众望所归,绝无半点含糊,莉兹在从事军情工作的10年间不记得曾有过类似的情形。

        这时,莉兹见会议室的门都开着,而人都还没有落座,不禁松了口气。感谢上帝!倘若要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当众走到那张椭圆形硬木长桌旁坐下,那些男同事投来的目光中的大度忍让会让她受不了的。就在门边,特别支队的两名壮汉正在津津乐道地给莉兹的一个同事讲述《每日镜报》封面故事的内情——关系到一名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性恋男童妓以及曼彻斯特五星级酒店里的酗酒狂欢。与此同时,政府通讯总部的代表站在一旁,选取的位置恰到好处,既能听到谈话的内容,又不会暴露出自己对色情话题的兴趣;内政部派来的人正在阅读剪报。

        查尔斯?韦瑟比已经在窗边摆出了一副跃跃欲试的姿态,他那身笔挺的西装和锃亮的牛津皮鞋似乎在对莉兹身上的套装提出无声的指责。浴室里的蒸汽显然没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不过,他那不对称的五官上隐隐地浮起一丝笑意。小说上传分享

        险情(4)

        “我们在等六处的人,”他小声说着,朝泰晤士河上游半英里以外的沃克斯豪尔桥方向瞟了一眼。“我建议你现在屏住呼吸,培养一种圣人般的耐心。”

        莉兹试着按他说的那样做。她看着窗外兰贝斯桥上的一片泥泞。眼下正是涨潮时分,河流显得臃肿而阴郁。

        “周末发生了什么事吗?”她一边把深蓝色的文件夹放在桌上,一边问道。

        “没有,我们的会议不会开太久的。你妈妈好吗?”

        “天还没变冷,她很恼火,”莉兹说。“她希望能下场霜,冻死葡萄藤上的象鼻虫。”

        “什么也比不上霜降管用。我讨厌这样的四季不分。”他用关节粗大的手指理了理灰白的头发。“看来六处要带新人过来——是巴基斯坦方面的一名联络员。”

        “我们认识吗?”

        “麦凯。布鲁诺?麦凯。”

        “麦凯先生有什么传闻吗?”

        “他是哈罗公学校友。”

        “就像故事里讲的,一名妇女走进房间,房间里有三名上过私立学校的男士。伊顿公学的那位问她要不要坐下来,威克姆公学的拉过一把椅子来,哈罗公学的……”

        “……一屁股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