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3 / 4)

+A -A

        最让她头疼的就是作文了,高三时考了几次模考,苏敏的作文的分数都只给了个中档,一下把成绩拉下来不少。作文分可是占语文成绩很大比例的,苏敏打算从这里重点突破,更上一层楼。

        她努力研究了下那些得高分的作文,发现评卷老师都偏爱名言警句,只要文章不跑题再把古代诗词,中外名人名言挂上去,作文分数一下就上了一个档次,所以她就每天就抱着《唐诗三百首》、《中外名人名言》开始一顿狂背。

        有一次模拟考试,她临时抱佛脚,在考场背了几条万能警句,考试卷纸一发下来,她急不迭地就把那几句记在了草纸上,因为再不记上,她就该忘了。在写作文时,再把这几句适时地塞进去,结果成绩一出,作文分数给了她一个大惊喜!

        这一招她日后屡试不爽,效果还出奇的好!如此这般,没过多久苏敏的语文成绩也上去了一大截儿。

        事实证明,考试这回事儿不只是一门技术,有时候可能还是一门艺术。

        欢迎读者登录。z。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正文

        (五)苏敏其人第20页'p'

        '更新时间'2011042916:01:21'字数'1493

        苏敏这样一路考下来,她的小前半生过得异常辉煌,高考时因为她不太喜欢一线城市,于是就选了本市最好的一所国家重点院校上了个王牌专业。

        因为上学早一年,又跳了级,上大学时,苏敏足足比同班同学小了三岁。

        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社会上可以看到的事,在大学里也一档生动地上演着。

        进了大学,苏敏发现,这里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了,而是有了更为切实的内容,比如说入党,比如说当学生会干部。

        这样一来,年龄反而成了她的劣势。因为年纪小,又长了一张娃娃脸儿,导员儿和系里的教授完全没把她放在眼里,有什么集体活动什么的也不大愿意让她参加。苏敏急了,在学校入党和做学生会干部对日后的毕业就业,好处可是大大的。有的用人单位招人,就是打着要党员和干部旗号的。

        大二那年赶上学生会干部改选,苏敏报名要当班长,还要进学生会,许多同学都笑她自不量力。苏敏也料到竞争会十分激烈,没办法只好放出话来,班上同学谁选了她,奖励学校食堂鸡腿一只。当时的高校食堂没有现在这么好,鸡腿是食堂里最贵的菜,而且食堂一周就做一次。学生中赤贫者居多,想着那鲜汁淋淋的大鸡腿,不少人丢了自己的信仰,纷纷投了她的票。

        落选的那位对此很不耻,每次见到苏敏都送给她一白眼儿。

        苏敏并不生气,只礼貌地对她笑笑,她心里话:“你还不服呢,敢跟老娘斗,你还嫩着呢。不懂得投入产出比是什么意思吧,啥玩意不是一分耕云一分收获呀?你当这事儿只是三十多只鸡腿就可以搞定的么?你可知我背地里从管学生会的老师到导员一人一块卡西欧手表么?这背后的付出,你晓得么?!”

        一想到那二十多张百元大钞象风一样决绝地离自己而去,苏敏的心疼得都快流血了!如此这般,苏敏才如愿当上了班长,并顺理成章地进了学生会。

        她是一点就透的聪明孩子,进了学生会没多久就把上上下下的老师、学长们搞得晕晕糊糊。额外再对他们施了些小恩小慧,如此这般,苏敏在辉煌的人生履历上又续写了一笔。

        九零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快赶上火箭的速度了,全世界都对这方热土刮目相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风吹哪页看哪页 第5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