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2 / 4)

+A -A

        宝仪近宫也近年了,宫里那么些女人的事多少看得清。钮钴禄氏虽是表面“风光”,可内里一年也受不到几次“宠幸”。反是张氏,接二连三育过子嗣,虽均夭了,然在宫里却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存在,连那些十年新入宫的也不曾减其风头。按理,与鳌拜相关之人已是很难有什么机会,只看那随张氏同时被送进宫的几位便知,早已形入冷宫。可这张氏不但受了宠还宠胜正妃,这心思,怕就不简单了。

        要说小三的用意,还真如宝仪两相对比二人的计较,是小三刻意为之。你要说小三是千古一帝、仁君广怀也没错,可也没规定心胸宽广之人便事事都是宽的。这不,这位皇帝陛下可是从来没曾忘记过当年钮家正妃对宁芳这太后一时不慎的过言,从鳌拜在时便不曾让她好过,硬是提了一身份、相貌、学识、气度皆比钮氏差的张美人成了宠还偏偏住在一个宫里朝夕对着,打的是什么“小人”的心思不言而寓。可宝仪是不知道这段的,恐怕连钮钴禄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几翻境遇是为何因何。

        宝仪是不是个良善的我们先不说道,只一点却是宫妃们不及的——极爱思量。

        她有个聪明的脑子,自小身教又好眼界比一般男人都高,更何况天性便是个爱琢磨的。这也难怪用了她一次小三便弃而不用了。

        钮氏与张氏之事她思量着也不是一日了,只是最近空了又正好抵上张氏伴驾的机会才好好专思一事。

        喜浓是知道自家格格的,想不出个什么怕是连觉也不得安眠的,没有办法,只好取了绣活边上伴着。哎,没有半夜是过不去的。

        南屋里,二人都已睡去。一个人由始深皱于眉,一个人意得志满喜上眉尖。

        第九十一章风声

        玄烨招术“引蛇”“试探”总利用一个女人虽也玩出了几番花色,但总不够全面的。正当他谋划回京之后“大展拳脚”之时,省亲归来的礼部侍郎熊赐覆实奏江南连年水旱。

        皇上进来时太后主子仍旧一张“石头”脸对着,温腕眼瞅这次皇上却没似往常般“打混”做个“牛皮糖”,话也不多说一句,连平日爱喝的粥米也不进了,只是歪在榻上神思。

        宁芳见了,知道可能是朝上出事了,须臾还是取了冰帕子给他擦了擦脸。

        “怎么了?”

        “江南连逢水旱,颗粒无收,年岁凄苦。”

        宁芳不是学农业与气象的,脑子里实在挤不出什么办法。

        “你想了什么法子应对?”

        “哎,不过只能暂停征收以前拖欠的钱粮。”

        水旱天灾,二十一世纪国内不也是每年受损严重。

        一边单手给他揉着肩,一边寻思着。

        “可使了人去救济?官仓应该有米可发吧?”

        (bp;“官仓?”

        “不是应该有官仓吗?每年纳的那些钱粮不就是为了赈灾用的吗?”宁芳忘记里好像有一段外文里说道,“贞观”与“开元”胜盛也是与统治者重视农民、经常赈恤是分不开的,只贞观某年的赈恤活动便或二十五次以上,既平人民生活,也可使农民固着于土地上。“难不成,你那些官仓还真是应了谁的一首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帝后耕耘记 第84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