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2 / 3)

+A -A

        冯老太爷听了,昏花老眼顿时发亮,击案称绝,连声赞道:“幸甚!幸甚!幸甚至哉!”

        他呼噜呼噜吸了几口水烟袋,仿佛做出一重大决定,命丫鬟离开,并带上房门。然后诡秘低语道:“吾与仁兄有缘相识,此乃天意!实不相瞒,老夫也有一件非凡之物,从不示人的,今日破例,聊搏一哂!”

        老太爷吃力起身,亲自开锁从雕花顶柜中取出一紫檀木匣,打开木匣,又一锦盒;开锦盒,一黄缎子包;取出来小心捧在手中,掀开黄缎,露出巴掌大棕黄色一片物件。

        刘欹煜俯首审视,见此物圆不圆方不方,边缘光滑;三边颜色稍浅,几近半透明,一圈圈同心纹理;油润细腻,泛着淡淡的五彩光晕;略有清凉鱼腥气。

        刘欹煜不禁低声惊叫:“龙鳞?!”

        老太爷捻着银须,含笑微微点头。

        “刘某冒昧,敢问此物来自何处?”

        “据说来自湘西大庸深山龙潭!”冯老太爷以手遮口,耳语说。

        “湘西大庸?!”刘欹煜若有所思。

        他忽然记起,看过吴趼人的《我佛山人札记小说》,其中记述了光绪年间济南坠龙的事,谈到龙鳞;后来他在《趼廛剩墨》和《趼廛笔记》中又谈到这件事,并说“鳞作方式,其纹亦都作正方形”云云,可是今天自己所见,这龙鳞似乎介于方圆之间,它真是龙鳞吗?

        刘欹煜遂决定:不去长沙而改道湘西,亲自去大庸探访!

        (鱼鳞图示。据古籍记载,龙鳞与鱼鳞相似。)

        ◇欢◇迎访◇问◇b。r◇

        第25节:二十五、千古之谜

        二十五、千古之谜

        乔教授戴上老花镜,将那七言绝句默读一遍,思索片刻,忽然一拍大腿:“明白了!”

        从字面上看,这是讲述御龙氏刘累给夏帝孔甲吃龙肉羹然后逃走的故事,其实说的是豢龙池所在的位置……豢龙池具体位置就是:河南临颖县城北十五里向东,从什么东西南侧挖洞九丈,然后转而向上。可惜有两个字残缺了,否则一定能找到这个珍贵遗迹。

        巴亥痛心疾首。

        教授又赞叹道:“刘老先生国学功力不浅,比现在某些中文系博导都强!”

        教授问起龙的事,巴亥说:“现在还说不好它到底是什么,但我一定要把真相搞清楚!”

        乔霓认为巴亥的假设,也即“龙是古两栖动物的孑遗变种”根本不成立。她把有关“角”和“鳞”、有关古两栖动物的既有理论阐述了一番,说得头头是道。

        乔教授笑道:“我不懂生物学,但是我觉得你的思想方法不对,只会复制知识、考贝存储,那是电脑硬盘,顶多成为考试状元,成不了科学家。”

        乔教授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龙是个千年谜团。单从生物学角度,乔霓你尽可以假设求证究竟有没有龙这个动物,或者以什么动物为原型。但从远古时候起,龙就不断被想象被赋予神性。

        龙作为神权、皇权的象征和民族的保护神,是神圣吉祥的;神龙来无踪去无影,见首不见尾,是神秘的;可一飞冲天叱咤风云,行云布雨,是神通广大的;龙身居深潭泥沼,却不苟且,不与百兽为伍,是自尊自爱的;坠龙失水被蝼蚁所欺,但是身处逆境绝不气馁,一遇雷雨则奋飞腾空再造辉煌,是坚毅自强的;龙从不伤人畜,可以载人升天,且诚实乐于助人,是善良、宽容、有信义的;龙勇猛强大,却又儒雅温和,是和平而重礼仪的;龙从不被人生擒,是动物中最聪明最有尊严的;龙外型俊美,从来是各种工艺器具、服装、建筑等等最重要的装饰图案,是绘画的重要题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龙迹 第9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