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簧佟?br/
正是年关,知青点的人都回家了。江松生病了,想等好一点后再回去。没想到,病却越来越重。
同舟共济2
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两个泥人在土路上;在暗夜里移动、挪动。
走几步,根生就问一句:“江松,你怎么样?”他觉得背上的江松越来越重,生怕他已经死掉了。听老乡说,死人比活人重多了。听到根生问话,江松很想回答他,可是,动动嘴巴竟是这么的累。而且,有几次,明明他已经回答根生了,可是根生还是没有听到一样。于是,他干脆不响了,以江松的聪明,他知道自己的能量在一点一点的消失,必须省着点用。他觉得自己的生命之火越来越微弱。
根生在又一次跌倒,再拼命地把死沉死沉的江松往背上弄的时候,想到一件可怕的事,那就是:江松现在还是活着的,但是,他正在慢慢地死去。人慢慢地昏睡、昏睡,就睡过去了。这样想着,他就把想到的话说出来了:“江松,你……;不要睡……着,你……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记……住,不能睡!”最后三个字是和哭声一起出来的。
背上的江松发出一声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哼声,在根生听来却是有如天籁。这是根生把江松背上以后所听到的第一声妙音,之前,哪怕两人滚在泥地里,江松也没发出声音。根生立时有了希望,劲也增加了。他一边艰难地移步,一边拼力讲话。呼哧呼哧,拉风箱一样。
尽管气喘如牛,但是,根生还是拼了全力和江松说话,生怕他一睡不醒。
“江松,记得吗?我们,刚来,的……时候,不会,烧土……灶,我看,怎……么,老也……不着,伸头……去看,结……果,眉毛,烧掉……了。哈……、哈……。”
根生的话;江松在背上听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迷糊中;他也清楚地明白;根生是在用尽他的仅有的力气在为他鼓劲;为的是不让他死得这么年轻;死得这么冤枉;死得这么没有价值。所以;他也拼命地听;拼命地回忆;让自己不要睡着。
“江松,记得吗?我割……稻子时,落在……,最后,我……急了,猛一使力……,左脚,大拇趾,要……掉,下来了,是你,背我,回……去的,你怎……么,背得,动的……?我,那么……,胖。”
“江松,记……得吗?我们,躲在……,油……菜地,偷懒,我,睡死……了,是你,帮我,打死了……,一条蛇,要……不,我早,死了……,那么,今天,没……人,背你,你……也,死了……。”
江松断断续续听到根生老是在讲死啊死啊的;他想;等我好了;我要狠狠地骂你一通;我还没死呢;你却一叠连声死……死……。
“江……松,记……得吗?我……们,刚来,那……天,一群,女……孩,子,来……看;她……们;都……;江松;不……要;睡……着;哦……;她们……;都朝……你看;你开……心吗;江松;这……下;你不;会……睡着了……吧。”
是的,江松记得,怎么会不记得,三间东倒西歪的房子,本是生产队的仓库,散发着一股植物种子特殊的味道,还混和着灰尘和霉味,几张用白条板凳搭起的木板床,窄窄的。他们把背上的棉被往床上一放,扑起一股灰尘。
同舟共济3
看到来了知青,门前挤满了老乡,姑娘们还小声议论着。别的知青都不怎么说话,根生倒是自来熟,什么以后要靠乡亲们给我们再教育啊,我们互相帮助啊什么的一大堆,亏他还有空对江松说:“嘿,江松,姑娘们都朝你看呢。”江松朝他苦笑,这时候,这环境,还有心思开这种玩笑。不过,江松就在那时对根生刮目相看。
“江松,如……果;我们;上……调;你想……;干什……么呢;我啊……;扫……厕……所也;干;我……知道;你想……考大;学……;你……最喜欢……读……书了;怎么……样;上次;我偷……偷到……大队……;办公……室;偷……出来的;书;叫……什么;三言两……语;哦……好象;不……对;是两;两……拍;好看……看吗?
对呀,那两本破书,江松还没有来得及看完,我藏哪儿啦,怎么记不清了,不妙,要是给人发现了,怎么办?我藏匿哪儿啦?越急,江松的头越痛,人倒好象清醒些了。
他想对根生说,让他一定帮他找到,藏好,等好了,一定要把它看完。他还想说,有可能的话,他希望根生能再找些书来,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书看,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是,他发现一个音也发不出来。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江松……;你……一定……会没有……事的;医院……快到……;快……到了。”
根生现在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全身的力气,但是,他努力不让自己跌倒,他知道,以他现在的体力,如果跌倒了,他就再也爬不起来,更不用说背起江松了。
根生记得小时候听老师讲过红军过雪山草地的故事,红军哪怕累得走着路都能睡着的时候也不敢坐下来休息一下,因为,只要一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风还在刮,呜呜的,可是,根生感到自己热得不得了,自己已是一头一背一身的汗水。可是还得拼死讲话,他得让江松活着,他不能想象如果这世上没了江松,他根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救不了江松,他根生一辈子都会看不起自己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