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是翻过的一页了,不提也罢。
“姥姥,姥爷呢。怎么我回回来都赶不上见到姥爷?”贞淑环视一周,“姥爷又不在家?”
“你姥爷去老年组打麻将去了。”姥姥正给贞慧剥桔子皮呢,“中午老年组炖了牛肉汤,他就不回来吃饭了。”
姥姥说的老年组其实就朝鲜族村屯特有的老年活动协会,他们有专门的活动中心,哪个村子越富,哪个村子老年组的房子就越大越好,这也算是朝鲜族尊敬老人的一种传统。
村里还专给老年组划分出一块地,每年转租出去的收益算是老年组的经费。老人们每天可以在老年组免费吃上一顿午餐、每年还组织老人出去旅游。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辛苦一辈子的老人们也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姥姥,你也吃。”贞慧接过桔子,掰了一瓣递到了姥姥的嘴边。
“好吃,贞慧给姥姥吃的桔子真好吃。”姥姥愈发慈爱的抚摸着贞慧的头发,仿佛她吃下了是世界上最最美味的桔子。
贞慧带着几分得意给贞淑投了一个挑衅的眼神,而贞淑却毫不在意,只是微微地笑了笑。
贞慧不知随了谁,自小嘴巴就甜。贞淑说不出的甜言蜜语,对贞慧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贞淑更习惯默默的做事,用行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打小看她们长大的姥姥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贞慧更小,所以故意表现得更偏痛贞慧一些。
坐在热乎乎的炕上,祖孙仨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闲话,时不时地再爆出一阵笑声,温暖地房间是满满地幸福地味道……
第二十二章爷爷奶奶
更新时间201091919:26:44字数:2872
今天三更奉上,第一次一日三更。不禁感叹人有无限可能。再次谢谢亲们的支持,也希望亲们继续推荐、收藏。吾会继续努力!
---------------------------
终于到三十儿了。
贞淑一家早早就起床,吃饭打扫。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开始贴福字和春联了。其实朝鲜族过年是不贴福字和春联的,但是胡同共四家,就她家不贴,显得光秃秃的,所以自贞淑有记忆以来,她们家也是年年贴春联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刚过九点半,一家四口便提着包出门了。
遵照老礼,贞淑家年年都是要回爷爷家过年的。现在的交通还远不如十几年后发达,去一百多公里以外的爷爷家,他们必须要坐上整整四个多小时的火车。而且每天还只有一早一晚两趟,所以贞淑对于年的记忆里拥挤嘈杂的火车车箱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三十儿出行的人不多,他们上车时,车厢里也还有空余的座位。
贞淑的爷爷、奶奶是地道的农民,五十年代才从老家吉林长白山搬迁到市。贞淑听奶奶说,来时奶奶背着老爸,爷爷则背着一包行李和一张圆桌,两人徒步几百公里才来到这里的。那张圆桌一直保留着,爷爷至今还时不时得指着桌子讲叙当勇。
贞淑的老爸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都已成家立业。二叔和大姑还农村务农,二姑、三姑则在市里上班。因为国家照顾少数民族,一家可以生两个孩子,这样五兄妹孩子加起来刚好的七个小仙女和三个淘小子,而贞淑则是七仙女中的大仙女。
贞淑的爷爷特别痛爱贞淑这个长孙女,每次见到贞淑总是慈祥的用朝鲜语叫她“星星”。贞淑小时候,爷爷总是领着她逛商店,虽然他兜里钱不多,但总是给她买点水果糖、冰棍。
爷爷七十多岁了,贞淑打小最爱听爷爷给她讲他打鬼子的故事。爷爷李成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