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刚刚卖掉最后一份,只有《参考消息》”老板扔出一份《参考消息》。
“哦,那就给我来一份《参考消息》——”童璟正准备将钱递给老板。
“不用买了,我已经帮你买好了!”耳边突然传来一个人的声音。
童璟回头,一看,迅速而短促地呼吸了一下,“杨浦?”
“至于这么惊讶吗。看见我跟看见鬼似的!”杨浦浅笑着,一袭深色西装,白衬衣,和大多数精英人士一样,细致而考究,戴着眼镜,眼光柔和清澈,带几分学院派的儒雅,绅味十足。
“你怎么会在这?”童璟很是不敢相信,竟然会是杨浦,从他大三时候去美国那一刻算起,将近五年了吧。
“我是北京人,我为什么不能在这!”杨浦还觉得好笑嘞。
“那你什么时候回国的?”童璟也不买报纸了,边说边往一边走。
杨浦也跟了过去,“半个月前回国的,顺利完成博士学位,准备回国效力——”
“是吗,那你已经确定要做什么了——”童璟笑笑。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个研究员吧,比不上你,你可是未来中国首席美女翻译官啊,到时候天天跟在主席、总理身边到处出访,真是羡慕啊——”杨浦完全不显生疏,仿佛双方隔着不是五年的时光,而是五天不见。
童璟苦笑一下,低下头,默默地踩着被夕阳拉长的挺拔却沉默的影子,一步又一步,幽幽地开口,“我连自己的未来都不知道,你又知道——”
杨浦突然也笑不起来了,一双眼睛深深地望着童璟,就像把一杯茶倒进棉花堆里,越来越里、也越来越纠结人心,就像有人拿了个石头往你心口打,狠狠被刮了一道口,很深刻、很感触、也很难说是什么,无法形容,就像闻到了一股香味,而你无法描述一样。
“这些年——”杨浦顿了顿,“你过得好吗?”终究还是忍不住想知道她这几年的状况。
“很好啊——”
童璟一改之前的沉默,爽朗地笑了起来,“对了,我差点忘了问你,你怎么就知道我要买《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她是故意想扯开话题,因为她害怕杨浦会把话题扯到柏洋,那个已经离开自己四年的柏洋——”
&>
“我既然能知道你在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岂能不知道你要买《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杨浦将手里的两份报纸递给童璟,又补充道,“在翻译室每天培训很辛苦吧?”
童璟接过报纸,随手翻了几张,满不在乎地说,“不辛苦,我觉得这样很充实——”是啊,充实到已经没有时间去想以前的事。
“呵,看来你挺厉害的嘛,那么晚上我请你去吃好吃的,专门补补脑——”
“这次换我请你吧——”童璟露出干练的笑容,像极了一杯清茶,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杨浦这次不争了,他早已褪去了年少时的轻狂,始终温文儒雅的样子,于是点了点头,“也是,五年没回来了,北京变了好多,哪里有什么好吃的,我还真不知道,今天就跟着你去尝尝美食好了……”
童璟带着杨浦去了长安街第一高厦北京银泰中心中央主楼——柏悦酒店顶层66层的北京亮。
他们选择一个窗边的位置坐下,霓虹开始装点夜空,杨浦一边轻啜红酒,一边隔着透明玻璃朝外俯瞰,长安街上车水马龙,一辆辆车成为了小小甲虫;街外人潮涌动,只是一切变得太小,不那么真切,近处的大楼高耸姿态也没有了。
“我发现在美国呆久了,还是喜欢北京的夜色——”杨浦转过头,说道。
童璟与他相视一笑,放下自己手里的酒杯,“既然还是喜欢北京的也是,为什么要在美国呆五年都不回来?”很随性地问问,像朋友之间的聊天。
他们的脸上被头顶橘黄色的碗形灯与淡粉色的、反射着外面的霓虹灯染上了淡淡的亮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