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是不?”
“是呀!那你可别生气了哟。”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有什么也直说吧。”
接着,陈建国把从自己在青林建国汽车厂系列和电子厂系列后,青林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这两在产业为根本,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你说的其它产业是什么产业呢?”
“我说的可不是第三产业哟,而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那你说应该怎么发展呢?”
“第一产业就是农业,农业应该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那样才能腾出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农业一天不解放,农业劳动力的价值就低下,就可能只能是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了,如果农业上能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中,一个人的耕种面积就现在的一亩到两亩提到了五到十亩,那么我们现就可以再腾出近十万劳动力来,还有农业结构要调整,精耕细作的作物种类要减少,管理粗放一些的季节性强一些的可以增多,如果园等的。”
陈建国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到:“农业发展了,劳动力腾出来了,其它工业就可以再发展了,当然也会带动三产业发展的。在第二产业中,在死死掌握这两个主导产业后,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高科技产业。如制药行业,电脑产业,产业等等。”
林道同听后一个人在那儿鼓起了掌了,连声说到:“好,就是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不愧为前人精辟的论述呀。”
“林书记,你怎么那么说呢?我们这不是在探讨嘛。”
“是呀,既然你有这些想法,那你准备还投资哪些领域呢?”
“这个,我还没考虑,不过我可能不会在青林市投资了。”
“为什么呢?”
“你看,彭书记过去作专员了,我还没有给他的见面礼呢?这个礼总得给一点吧,你说是不?林书记。”
“那当然是,不过青林也是他的范围呀,在青林投资了算是他的成绩呀。”
“话不能那么说,我知道他不仅要在青林摆亮点,还要在江源县摆亮点,那是为了应付国家乃至省一级无关紧要的官员来看的,但重要官员来了,一定是奔青林来看,那是籁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既然那样,我也不强你所难了,不过除了在江源县投资外,如果有其它有什么投资就一定是我青林市了,这行不?”
“好,我们一言为定。我毕竟还是青林人嘛。”
他们这一上午就这样聊着,在这之后又聊了一些乡镇官员问题,林书记说到:“我们市除了城里经济好一些,其它的都是个空白,我们差就差在缺一些经济方面的人才。”
“是吗?我这儿最多的就是经济管理的人才,缺就缺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