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当上政协副主席后,加上他与彭建华和周太全的关系,林道同书记和冯放是不敢把他怎么样的,同时为了把工作搞好,也为了让陈建国及其江源的商人多在江源投资,那样他们江源才有政绩,他们才有可能高升,既然有了这种想法,他们就处处为陈建国着想,顺着他的思路去想,连冯放市长经常提的法律也慢慢地淡化了。这样他们间的关系也慢慢地融洽了,和蔼了。
陈建国自从冯放当了市长后,就觉得他们不是一路的,有时他也与冯放较一些劲的,可慢慢地冯放的调子也变低了,在他陈建国面前也变得有点低三下气的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有点让陈建国是丈二尺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还是想明白了一个事,那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冯放以前是搞法律的,那肯定要强调法律这个武器的,现在他是市长了,就得站在市长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他会以全局的观念,大局的观点来统筹江源市的工作的。
冯放当市长后,下县市区的时间特别的多,人也特别的难找,就在他当选市长的第十天,也就是四月六日,陈建国终于请到了四大家领导和市委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周平来他建国宾馆吃一顿饭,打一次堆,共同商量一下建国的经济发展。
陈建国是以共商经济发展的大事来请他们的,他们当然不好拒绝的,于是他们五个人都来了,加上他陈建国就六个人,再让六个人陪着,这一桌就是十二个人。
除了冷容陪陈建国外,另外五人都是陈建国在二00四年秋季新招的大学毕业生,她们不仅有才能也很有点姿色的,陈建国给她们的任务就是陪好领导,事实上她们也乐意的,因为她们来这前是一无所有,是陈总给了她们极高的待遇,还有如果能让某个领导心悦诚服,说不定她们的未来就是一个辉煌的前程的。
她们来建国集团已经有八个多月了,平时也在陈建国的调教下慢慢地学会了各种应酬,只是陈建国没胆子动她们,因为她们都是他的筹码,可能会为他带来一本万利的东西。他在今年进入了顾问团,进了政协副主席的位置,这不是吗?
因为五月的一件事,让陈建国想得太多,不得不重新下好自己的一盘棋,那是在五月上旬的一天,林道同书记到他,说了一个让他不高兴的事情,那就是他的一个投资计划没有在市政府办公会上通过,便不能再进行投资了。
起因是因为地皮的关系,陈建国的房地产公司看中了江源的城市中心地带的一块地,面积大约有三千亩,基本上包括了半个主城区,涉及的搬迁户太多了,有近两万户,还的住房/面积有一百四十万平方,还的门市有四十万平方,这个议案在市政府的市长办公会上,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在会议上,只有两个市长投了赞成票,三个反对票,两个弃权票,就这样搁置了。
由于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明显大于他自己的情绪,是的,他这个地皮如果到手,那房地产的价值就可能比现在的高出许多的,同时也会造成江源市的房源紧张,而使商品房价格一涨再涨,有望突破五千元,甚至比周边的省会城市还高出许多,这可能是江源工业发展的缘故吧。每当陈建国想到这件事时,他还是认为自己在官场上的代言人太少,以后他没有过多的地考虑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不得不考虑,也不得不想多一点,于是为了让他不仅在商场上有一席之地,同进也想使自己在官场有显赫地位,以前的那些人由于脱离他陈建国太久了,看到了大不了就是打个招呼,似乎有点不听他陈建成的使唤了,为陈建国的事是乎不起实质性的作用了,这让陈建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和培养自己的新的一般人马。
陈建国有了这个想法,他又去省里找了现任的人大副主任,省人大党组书记彭建华和副省长周太全,去当然不能空手去,以带土特产的名义,一个人送去了五十万元现金,这现在是夹在土特产中的,他们当初也不知道的,只说是一点地特产,就收下了。
陈建国就江源地产购置一事的失败在那儿感概万千,说是自己的不努力才有这样的后果,早知道如此,他就应该牢牢握住行政大权,让他的计划得以实现。
也是从那时开时,他采用了两种方法来渗透行政,一是培养自己的人到行政中任职,二是对现在的任职人员以哥们兄弟之称,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来迎合他们,让他们为自己服务。
陈建国虽然只是个政协副主席,可他因为财大气粗,在市政协里的声望比主席都还高的,因为各个部门要钱要物,都可以找他,而且他从来都不拒绝的,所以在政协里的关系处得非常的好。
人大举手,政协旁听。这是政协的正宗概括,政协有参政议政的功能,这是真的,不过政协的提案都是能得到回答和解释的,那可能就是政协的参政议政的功能吧。
陈建国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参政议政也是省市领导看重他的结果,他应该知足常乐,可就是因为房地产一事,让他焦头烂额,不知所措,他觉得自己仅在一个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是不够的,他还想有更大的作为,于是又通过省人大的彭建华主任,为他在省工商联谋得了一个副主席的位置。
他现在成为了两面人物了,在市上出席活动时以政协副主席的概念出现,如果市不听招呼时,他可能就以省工商联副主席的名义出现在会场了,那时的他可神气多了,同进他所物色的人物也渐渐进入了各自应该进入的角色。
第十六章财政永握
陈建国的几大集团拥着江源的经济,扼着江源的经济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江源市的所有领导都对陈建国谦让三分,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的这个重大任务中,他们更是以一种牺牲精神来博得陈建国的赏心悦目,其目的就是想让他在江源多投一点资,让江源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