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1 / 2)

+A -A

        刺激了我。我思索着朴一凡的良苦用心,我就象一个古代顿悟的居士一样,佛号之声一下充斥了我的耳畔。实际上我清楚地知道,我现在虽然还不十分明了,但那就是一步的事情,一步在槛内,另一步就在九天之外了。

        醒来之后,我开始思考实验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么多天以来我还是第一次想到实验。如果我没猜错,朴一凡是在用他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一个道理:那就是真理的认知方式并不那么简单。他似乎在说真理绝不在我们自以为是的要奔向的目标,那样的目标也###确但它却位于无边的黑洞之中,谁要执着地狂奔而去谁就会永远无法自拔。真理有可能就在我们偶然经过的一扇窗边,我们只要善于改变角度,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它,并且得到一个坚实的证明。

        口红,我想起朴一凡手中的口红,还有他打开口红后,那只小小的平面镜。

        我们的实验一直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宇宙形成初期的那些恒星离我们太远,因此它们发出的光线看起来十分微弱,连艾尔德望远镜这样先进的仪器观察起来都十分困难,而且这些星光还总是被半途的另一些星光干扰,以致有时完全无法分辨,这就使观测结果极不稳定,导致课题组里常常发生争论而弄不清事实所在。

        我拿出纸和笔,认认真真地画了一个平面镜。如果一束光线直接看起来十分困难,那么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它进行观察呢?比如,在选定一个平面镜,了解了那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出射角之后,我不就可以如愿以偿从另一个方位看到那缕光线吗?虽然光的强度也许不能增加,但不是可以躲避其他星光的干扰吗?

        这实际上是一个初等光学的问题,我原来怎么就没有想到?

        联合课题组的例会按时召开,专家们一直在专心致志地研究朴一凡留下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他们十分努力,力争能把一点点可能的科技成果都转过化成生产力以筹措名画的赔偿款。每次例会,他们都要花大量时间讨论朴一凡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我因为是朴一凡的师弟就受到加倍的关注,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有可能知道得更多,因此每次例会都要让我就某个方面的问题做主题发言。

        每次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都会东拉西扯多说一些,可我自己知道我说的话大部分是垃圾,可这回不一样,我没说套话废话,而是言简意赅把经过自己思考的观点讲了出来。专家们当真识货,当我把想法提出来之后,大家一下都愣了。三十秒钟之后,大家全都放下手头的资料热烈地议论起来。我微笑地坐下来,心中有一点自豪和激动,这是头一回人们在认真讨论我的思想——是我自己的思想,我不再是科研上的一只机械手。

        “我们能在太空中找到一只平面镜吗?”讨论中有人问道。

        “当然可以,浩瀚无边的太空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星系承担平面镜的任务。”我说。

        “如果有,那么哪一只平面镜是合适的?”有人又问。

        “这就需要寻找,要花我们很多时间。”我说,“但技术上是可行的。”

        人们继续讨论着,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我都无法马上回答,但没有人认为我是错的。因为我的总体想法是革命性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古语中叫做蓦然回首。讨论完毕我给朴一凡发了电子邮件,在邮件中我非常真诚地写道:老朴,谢谢你的日记,我已经明白了海螺的来龙去脉。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当我仰望星空时,我是不是特别需要一只平面镜?如果我猜对了,请你马上给我回电话。

        几天之后,我又去了观测站。我没有按照原来的方式开始工作,而是制定了一个崭新的计划。按照我的想法,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在太空中找到一只“平面镜”,这样的工作做起来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要知道星空是无限的,找到这样的一个星系并不容易。有没有一条捷径呢?要是朴一凡在就好了,他也许早就找到了那样的一面镜子。

        师兄的透镜(16)

        清晨当我快要下班时,电话响了起来,我一接竟然是朴一凡。

        “老朴,真的是你吗?”我有些激动地问,“这一回你怎么这么快就回了电话?”

        “瞎说。”朴一凡说,“我是花了几天时间在想你的电话号码,末了才好不容易想起来。”

        “我的邮件你看了吗?你认为我的想法怎么样?”我急切地问。

        朴一凡在那头沉默了一下,我的心刹时之间通通地跳了起来,我好久没那么紧张了,就象小时候参加一个淘汰率很高的数学竞赛一样。过了一会儿,朴一凡才说,“不错,这一回你很不错,你真的开窍了。”

        “是吗?”我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这是我头一次听到朴一凡夸我,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愉快充满了我的全身。

        “老朴,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的礼物,我根本不会想到这些。”我忙不迭地感谢道。

        “嘿嘿,你先别忙着感谢。”可这时朴一凡干笑了一下,他有些嘲讽地说,“别看我夸你,你认为你的想法就对吗?”

        “怎么,不对吗?”我一下愣了,“太空中没有这样的平面镜吗?这不可能吧?”

        “嘿嘿嘿嘿——”朴一凡又笑了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暂时向你保密。”他说,“我建议你接着走下去,看看那个坐在窗口的女主角到底是谁,也许所有的答案全在她那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起去水城 第25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