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最好——大学、企业?博士教授、商人经理?但实际上你的
心灵深处,隐藏着对中国目前存在的一种“人才价值不平均率”的无奈和苦
恼。
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或者说,在一个社会发展走过了转型期的社会,
比如欧美日本,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可能也会有“企业”还是“大学”、“经
商”还是“从政”、“学术”还是“应用”之间的两难选择和困惑。但是,在
那里,人才的价值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人才利润平均率”的规律之中。去企业
做,工资可能比较高,但风险加压力,有些人就宁可选择大学;在大学,虽然
精神的自由加生活的宁静是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但更有人愿意在市场上枪林弹
雨,冒险追求自己对于财富的无限野心与抱负。
在这些发达国家,无论在政府工作、企业工作,还是在学术单位工作,同
等学历、同等年龄人们的收入基本是平均的。当然不同的地方工资有高有低,
但是,那里绝对没有中国这个急剧发展中的社会所独有的这种非常奇怪而不公
平的“人才利润不平均率”。
好了,我来给我发明的这个名词做一个定义吧:什么叫“人才利润不平均
率”?简单说,人才利润不平均率,是在中国政府、学术机构、国营企业、外
企、私企之间系统存在的报酬体系不平等、不平衡现象。
根据我老人家在中学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市场经
济中)存在一种“利润平均率”——自由竞争使得市场各行各业的利润率趋于
平均。一个行业有暴利,大家都来做,结果导致这个暴利下降;一个行业利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