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体系中弱势的一侧。而体制内的价值判断标准,其实是
对于人才的一种不公平——因为“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为害最集中的表现,就
是体制内学术机构给知识分子的报酬。
5,是否还要考博士?“如果在高校待着,读了博士应该比不读有用,起码
将来上职称等是有用的”。考博士,仅仅是为了将来评职称用吗?求求你啦,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会强烈反对。因为你在这里流露的,是对于“职称”的
膜拜,而不是对于“博士”所象征的有价值的东西的追求。你对于商业缺少激
情,但好像你对学术也不感兴趣。
其实,博士及其象征的学术研究,与b及其象征的管理实践,根本不存在
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不是大米小米的区别,它们是苹果橘子的关系——橘子
红了,苹果也会甜起来的。无论是搞学术,还是做管理,都有它自身的价值规
律,都有它独特的存在理由。即使在中国这个人才利润不平均的时代,其实二
者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价值。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应该考博士,问题在于你到底为
什么要考博士!
假如你要考博士,你的思路应该是:通过考博士,进一步研究中外的管理
思想和理论,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一辈子深入研究、授课、写论
文、出书、做报告,参加达沃斯特论坛(只是不要陪同牟其中这个骗子),出入
博敖经济峰会(假如见到龙永图请代我向他致敬)。愿意时,就给企业提供一些
管理咨询服务,不愿意时,就在自己家里认真钻研古今中外管理思想和理论,
沿着学术道路,作为一个学者,为了中国管理科学的成熟,前进!
事实上,做到这一步,你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太少。稿费课酬长流水,企业
讲座金钱雨。因为你的学术名声,说不定会被几个大型企业请去做独立董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