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仔细的问过自己,是否恨司空?其实她该恨的,却只涌起悲哀和柔情。他方寸早乱,又只是尚书郎公子,不是尚书郎。又怎麽调动兵马、放火焚山?想杀她灭口,机会多得很…但司空不会动她的,她懂。
她并不是,愚昧天真的少女,心境早已沧桑。她能明白尚书郎的忧虑和决心,虽然不能原谅。是她没学会,明明师父已经错过了,她却踩着师父同样的错误,错下去。
无力复仇,也无心复仇。她只想远远的离开这个世界,远远的。找到轩辕真人、重建迷阵,是支撑她活下去最主要的原因。
至於司空…她连想都避想。身为一个医者,她却如此惧怕那种强烈的心痛。
但不是她不想就能避开。不管走到哪里,市井乡谈,或是深闺内院,她总是不断的听到「刘慕青」这个名字。
说他诗名冠京华,飘然若谪仙。说他考取功名,说他成为探花郎。说他游街时,京女效魏晋遗风,向他投花,他取了其中一菊簪於冠上…说他文武双全,亲擒意图刺杀兵部尚书的刺客。说太后有意招他为驸马,皇帝却说慕卿乃国家未来栋梁,不该让天家女骄纵待之,让他任意婚配,非常优宠。
说他封为执事郎,为皇帝智囊,拟诏献策,来日必有大用…听着听着,她恍惚起来。他说对了,司空不是刘慕青。她只认识伤病哀痛的司空,不认识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刘慕青。
但也好,也好。既然司空已经消失,刘慕青应该从此再无风雨。她可以放心想念司空苍白而郁郁的面容,回忆他的一言一行,如玉的手,翻书页的声音,缄默的陪伴。
记住她那柔软的心痛,和他无助依赖的神情。
足以让她慰藉无尽孤独寂寥的後半生。
***听说轩辕真人在海塘施药救人,淡菊急忙赶去的时候,真人早已离开。长久的失望,终於让她落泪,濡湿了面纱。取下纱帽,她愣愣的看着真人施药救人的大青石,一点一滴的陷入绝望。
「姑娘?」一个摆渡的舟子犹犹豫豫的喊,「请问你是花相之徒吗?」淡菊悚然一惊。她的师父名为李芍臣,世上唯有轩辕真人唤她花相。「…是。」舟子晒黑的脸咧嘴一笑,「老神仙真厉害哪!他说会有个蒙面姑娘约十七八,会到这里来。要我带话,说让你看看石头後面的天书,就都明白了。」她转到後面,如卧牛般大的青石後,龙飞凤舞三个字,「静待之。」这是说,真人会再回来麽?
长久的失望接近绝望中,她终於看到一道曙光。她又哭又笑,将身上带的碎银都要给舟子,他却坚决不收。「老神仙给我带话,是给我添福禄,哪能收呢…」最後在淡菊的坚持下,他取了最小块的银角子,说当个忆念,给他老母添添寿。
淡菊放松下来,笑得双眼弯如明月,受尽了三年郁结的折磨,她终於能开怀一笑。
她步履轻快的翻身上骡,戴上纱帽。
却没注意到渡口有双美丽的眼睛,充满杀气的凝视着她。
百花杀之八@作者:蝴蝶b
「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主要分布在江浙,从长江口以南,至甬江口以北,历代修筑,大明朝尤为重视。
淡菊所在的海塘,却指得是钱塘江口。钱塘观潮极为有名,时人称「钱塘潮来天下白」。难得放下沈重的心事,淡菊先去衙门里换了路引,登记暂时居留,就走了出来,信缰走骡,517z一路听着吴侬软语,一面要问路往钱塘江口而去。
她师父说她行走江湖最烦的是杂七杂八的方言,闷得她都得雇通译行走行医。士大夫和读书人多能讲官话,所以她来往多为士人,其实不是附庸风雅,而是苦於言语。
淡菊常觉得自己什麽都不如师父,只有语言这块一枝独秀。她学什麽方言都不花力气,半天能懂,三天就可对谈如流。不像她师父,跟她学了三年粤语,顶多只会说食饱没。
她正游览沿途风光,时值初夏,桃花尚未凋尽,杏小叶浓,满眼鲜绿。或许是她心境欢畅,眼前的景物也跟着可爱起来。只是纱帽加上面纱,实在太热。她偷偷地取下面纱,清风徐来,她眯着眼睛享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