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 / 2)

+A -A

        还有——你不想告诉我的那个“为什么”……我的脑壳都快想破了!

        我仍在为你捡粉笔头,我会坚持下去。你也会坚持下去。我知道了你的家。你的家里没有锁门,我会把粉笔头放在你家的方桌上。等你回来,你可以尽情地运算。以后,你不要担心没有笔写字——有我呢。

        此致

        敬礼

        珠玑小学三(1)班刘浪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五日

        他写完这封信,竟然不知道自己已是泪流满面。次日,他将信给老贤木寄去。信封上写着:

        北京清华大学

        老贤木老师收

        第六章乡村岁月1(1)

        乳头下尚未长出“坨坨”,并不意味着他不要提前准备做“大人”。老贤木出走后,乡村的日子更像是乡村的日子。那时,中国的日常生活中还能见到最后的两样国粹:一是祖父的八字胡,二是祖母的裹脚。于是,为了做“大人”,他便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被“撮合”者。

        这事在一九六六年暑假到来之前发生的:那个薄雾弥漫的早晨,一个穿灰布中山服的中年男人骑车来到家门口,母亲将客人迎进堂屋,连忙让坐筛茶。听中年男人说话,像是区里的干部。他说区长和父亲“老刘”既是革命同志又是要好的朋友,区长夫人说“老刘”家的儿子一定长得像“老刘”,不会错的,区长前亡妻生有一女,与“老刘”的老二年龄般配,小两岁,过几天区长夫人要亲自来看人……在毛家区,这算得上一桩大好事!

        “这事就这么定。”中年男人将茶杯里剩下的茶水一口气喝掉,出门骑车,摇出两声铃响,在薄雾中“叮当”。

        当时,他正在左厢房的拖宅里穿衣起床,听来人言及“老二”,立刻猫到门缝上,听完这番话,一时震惊得失去了动弹的知觉。片刻后,他醒悟过来,赶紧穿上衣服,既不洗脸,也不去厨房喝粥,提了书包,逃也似的冲出家门。

        雾气满天,淹了时光,眼前的世界由近及远地朦胧而晦暗……

        他气咻咻地穿雾而跑,到了村头的堤坡口,停顿瞬刻,没有选择上堤去学校,转身朝村外不辨深度的田野疾走。他什么也不想,不需要方向,不需要目的,单是疾走。此时,在他的眼里和脑屏上,没有天空、太阳、村庄、禾苗,甚至也没有擦肩而过的路人……他关闭了所有的理会,只想走得离家越远越好,干脆去到雾的深处,永远地离开“那桩事”!

        可是,他很快便累了,脚步不听使唤地慢下来。这时,他发现自己不知到达了什么地方,四面巡望,村庄和田野隐匿在雾霭之中。他便停下来喘一口气,索性漫步。“那桩事”在他的意念中闪现了一下,他的脑屏上竟然莫名地飘过狗的“沉浸”和鸡的“惬意”……那样的龌龊,却是带有几分的自由;而关于“那桩事”的“撮合”则是毫无自由的——更加龌龊!“那桩事”是一团雾。他想不及“那桩事”未来深处的恐怖,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眼下正在被无情地践踏和吞噬!他一点也不需要,一点也不喜欢!他无限地讨厌天下穿灰布中山服的中年男人!

        可是,母亲呢?

        母亲给那人“让坐筛茶”,似乎并没有表示反对?他决不怀疑母亲是“龌龊”和“践踏”的合谋,但他感到了母亲对“那桩事”的某种认同。他便有些怀疑这生活、这日子、这世道。他想起了哥的“那桩事”:哥比他更小的时候就被“撮合”了一个“对象”,哥十岁之后,每年的春节和中秋都要拎一只装有饼干或糯米麻果的花纸盒,独自去到“对象”的家中“送菜”;花纸盒是母亲递到哥手中的,哥无声地接了,无声地去,又无声地回,像是替母亲完成一桩事;一天傍晚,他悄悄问哥的“对象”什么样,哥摇了摇头,他又问是不是不好看,哥还是摇头;后来,他才知道哥从来不曾见到过他的“对象”,抑或是他的“对象”也不想见他而躲避了。反正哥有这事像没这事一样的。在家中,父亲和祖父对哥的事似乎不太怂恿,每次哥拎着花纸盒下台坡时,母亲和祖母都以欣慰和温暖的目光相送,而哥的背影上却停留着父亲与祖父的怜爱与同情。有一次,母亲、祖母、父亲、祖父送走了哥,一起回过头来看他,祖母说:“我儿也不小了……”父亲赶紧接话:“浪儿以后就不这样了。”他为此曾经感到无限的快乐和幸福,并因此明白哥是承受了何等的委屈……他想不透父亲和祖父跟母亲和祖母为何有着不同的态度:莫非是父亲和祖父更看重孩童当下的感受而不是未来做“大人”,而母亲和祖母则更为关切未来做“大人”而不是当下的感受?可是,人为何不能从小循着快乐的感受走向“大人”呢?

        第六章乡村岁月1(2)

        他耷拉着头,脚下被沉重的忧怨和思绪羁绊,步子更加缓慢,仿若停留在原地晃动。忽然间,在前方看不见的雾中响起激烈的锣鼓声,是一种欢快的行进调:“咚咚咚——呛!咚咚咚——呛!”继而,骤然爆炸了鞭炮的鸣响,劈劈啪啪,长长地热闹一阵;待鞭炮声落下,锣鼓声复又清脆地欢快。接着,有喇叭吹奏,起调突兀,续音绵长,呜呜啦啦,如诉如泣,竟是无语之哭。不一会儿,于锣鼓声和喇叭声的交响之中,果然传来一串尖厉的哭声,且伴有一阵呜呜的低嚎。那尖厉的声音哭喊着:“我的老子啊……我的娘啊……”高亢而又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在时光之外 第18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