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混不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推一标准’,这种提法偷换了概念,要害在于惟一这两个字。科学共产主义提出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进行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义上的实践,但它是真理。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也没有经过足够的社会实践,但能说它不是真理吗。反之,被实践检验过的也不一定是真理。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他们成了资本主义,但能据此就说社会主义失败、资本主义胜利吗?当然不能。‘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猫论’,‘摸着石头过河’的‘摸论’,都混淆了是非。至于目前作为党的政策的‘不问姓社姓资’,就从本质上抽去了马列主义的灵魂和最高的原则,我们共产党人就是在问姓社姓资这个根本点上成立、发展、壮大的。不问姓社姓资,还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还有‘三个有利于’已完全滑入了实用主义的泥潭。当前大面积的腐败是历史对改革开放的报复。与我回国的一九八九年相比,现在非国有经济产值已从数量上超过了国有经济,发展速度迅猛,而国有资产以每年超过千亿的数额流失。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江河日下,资本主义如旭日东升。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经济基础动摇了,上层建筑也必然随着动摇。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道德的滑坡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合法性;市场经济给腐败分子提供了聚敛财富的渠道;改革开放给腐败分子披上了真理的外套;资本主义因素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大举入侵为腐败分子侵吞国有资产敞开了绿灯。这样下去,不仅仅是腐败,离腐朽也不远了。所以,反腐败要正本清源,纠正理论上、政策上的失误,重新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世界观,使中国回到毛泽东的道路上来。仅仅靠抓人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焦书记,我的看法可能有许多错误,至少是不合潮流。您要是觉得我不适合做这个工作,我还是回去编杂志吧。理论战线黑白颠倒的状况让我很痛心,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发表文章的地方已经不多了,报纸、杂志的版面大多数被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占领,电视台差不多都是诱导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文化陷阱。”
辛茅突然止住了慷慨激昂的话语,眼窝默默涌出热泪。
屋里顿时沉寂。
“对不起。”辛茅掏出纸巾擦干泪水。
焦鹏远不动声色地听着辛茅的每一句话。这个年轻人慷慨陈词,锐不可当,与他见惯了的满嘴空话、套话的干部完全不一样。在“四人帮”时期,满嘴马列的干部随处可见,但眼下几乎找不出一个。而此人不是装出来的马列。他觉得选辛茅当秘书这招棋是走对了。他猜出辛茅的观点肯定受到他的老文人、那个著名的理论家的影响,这个时候提拔他也是对理论家暗送秋波,同时也能加强自己的法统地位,渡过眼下的危机。况且,辛茅是方浩的天敌,方浩在市委里是出了名的改革派,让辛茅专和方浩冲突,打没完没了的理论仗,自己刚好坐收渔翁之利。
焦鹏远把目光转向苏南起。
“苏南起同志,你觉得辛茅的看法是否准确?我觉得辛茅的看法有些偏颇。改革开放这条路是走对了,也是不能动摇的。”
苏南起微微欠起身,让后背离开沙发,以显示对上级的尊重。
“焦书记,我感到当前最迫切的是在理论与实践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再接人以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渡过何启章自杀引起的震荡。我的浅见仅供您参考吧。”
又是一个滑头,但稳健可用。焦鹏远心想。
焦鹏远点点头,下了决心要把辛茅这发炮弹装上膛。
"我就是用敢说实话的人在我身边工作。辛茅,新工作不影响你的理论研究嘛,我还能给你创造一些条件。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和党内外、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作斗争,我们共产主义的理想怎能实现?一九八九年我就是这样做的,以后还要这样坚持。市委的一些领导同志只顾抓细枝末节,忘记了根本,甚至以反腐败为借口把矛头指向了坚持马列主义的同志,这是党纪国法不能允许的。我在考虑,市委市政府掀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的高潮。辛茅,你立刻给我拉出个计划来。苏副主任,你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把这件大事给我抓好,文章要做得大,做得足,在市委机关报发社论。压一压歪风邪气!“
召见结束后,焦鹏远把辛茅留下来共进工作午餐。
市委机关小餐厅是厅局级以上干部吃工作餐的地方。只有八张餐桌,周围是皮沙发。焦鹏远从来不与秘书共进工作午餐,所以当他与辛茅并肩而入时引来人们诧异的目光。
辛茅本来是落在焦鹏远身后两步,进门时焦鹏远拉了他一把,并肩而入。这个细节立刻引起已在这里等候的林光汉、千钟的注意。
千钟笑盈盈地迎过来说:“焦书记,请坐。”
焦鹏远在椅子上坐下。“辛秘书,你们以前不太熟悉吧。”
千钟握住辛茅的手,“久仰,市委的笔杆子。辛秘书,言公身体好吗?”
被千钟称为“言公”的是辛茅的老丈人。
“谢谢,他老人家身体很好。”
辛茅对千钟并不很热情,觉得此人过于诌媚。
林先汉明显地瘦了,他甚至找不到如何与焦鹏远相处的感觉。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他觉得焦鹏远重新工作可能是回光返照,粉碎‘烟人帮“后的庆祝游行时,马天水还站在天安门主席台上,不久便撤职查办了。但个人情谊及提携之恩又不能不顾及,总不能落个背信弃义、趋炎附势的小人名声。他与辛茅过去虽然没有什么工作上的接触,但知道此人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和权力资源,在焦鹏远风雨飘摇之际来当他的秘书,他的老丈人不会不知道,那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是对焦鹏远的支持,还是接砂子?官场上有两条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一是人脉,你是哪条线上的人;二是权力资源,你的权力是谁给的。林光汉知道,所谓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过是理论上的说法。他的人脉是焦鹏远的前辈创造的体系,他的权力资源同样来自这个体系,这就决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他能离开这个共同体而单独存在吗?他始终怀疑自己。
焦鹏远主动拍着林光汉的肩膀说:“老林呀,气色不好,去看看病。我还是那句话,我当一天市委书记,你就当一天市长。过去我怎么信任你,今后还怎么信任你。我不当这个市委书记了,你另择高枝,弃暗投明,也不迟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