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2 / 3)

+A -A

        很多乡里、尤其是偏僻的乡村里,都有过年薰腊肉的习惯,高家村也不例外。

        把大扇的猪肉切成长条形的一块块,一块两三斤、三四斤重的样子,在一个专门搭建用来薰腊肉的小棚子里,把柴火烧起来,再将打早晚稻时收集起来的瘪谷壳覆上去……有的地方会用锯木灰代替瘪谷壳,尤其是在薰制腊肉的厂里,基本用的都是锯木灰,但在高家村里,全是用瘪谷壳,用它薰出来的腊肉味,味道是最正点的。

        瘪谷壳基本不怎么会燃起什么火焰来,但也不会熄灭,正因为如此,所以这火堆就会浓烟滚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靠着这烟薰啊薰啊薰,一块块腊肉就薰制出来了。技术好的人,会把腊肉给薰得黄灿灿的,让人瞅着就涎垂三尺;技术不好的人,会将腊肉给薰得乌七八黑,看着就木什么胃口。不过甭管薰成什么样,这腊肉的味道都会是相当不错嘀,反正超市里面卖的那些货,与之相比就只够扔的格。

        腊肉薰好后,在堂屋里横上一根竹杆,一块块的挂起来,要吃了想吃了,就取一块下来,洗干净之后哗啦哗啦切成一片一片,拌上各种佐菜佐料放锅里一顿爆炒,那个香啊,流口水了……

        除了必需的薰腊肉之外,还有薰个腊肠,薰个猪蹄,薰个鸡鸭、薰个鱼什么的……这些腊味在年前基本上不会吃,一般要到第二年才开吃。有的省吃俭用的老一辈人家,今年过年的腊味,一直吃到明年过年方才吃完……

        “……”

        食方面,猪宰了,腊味薰好了,鸡鸭什么的除了要薰的之外,新鲜的不着急,要吃了随时捉了就下锅。接下要弄的,是鱼。

        如果说猪肉在很多地方可吃可不吃,并无所谓。但鱼的话,估计全国除了些许少数民族外,没几个地方会没有这个风俗。

        咱们中国人喜欢喜庆的话、吉利的话,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谁都想要个好的兆头,人人都希望年年有余。话说想要年年有余,这大过年的,餐桌上哪能没鱼呢?

        于是鱼便成了家家户户过年必不可或缺的一道大菜。

        城里人过年吃鱼,可能就到市场里买个一条两条。高家村的村民们过年弄鱼,当然不会到市场里去买,而且这鱼也不是杂七杂八的什么鱼。指定是要吃草鱼的。为什么非要吃草鱼呢?因为草鱼在包括高家村人在内的大部份乡里人眼中,乃万鱼之首。其意味就和猪肉一样,一说到吃肉,指的就是吃猪肉,而非其它的肉。

        剑马湖剑马河里的鱼大把,不过你也得有本事弄得到才成,并不是谁都像洛辉那样。有个超级捕鱼能手小魔嘀。

        高家村村民们过年的鱼,来自于自己放养的鱼塘里。村民们鱼塘养鱼,可不是为了增加收入,正是为了过年有鱼吃;或者像上回高歌作六十岁大寿时,用来款待客人。

        过年前的高家村,干塘是一大盛事。只要有池塘的人家,除了那种面积很大的,基本上都会把水抽干,将里面上点的鱼捉出来。村里人平时对鱼塘都有尽心打理,池塘里的鱼都是白白胖胖的,一眼塘像洛辉上次那塘般,干出个一两百斤鱼。基本上是木有问题的。

        过个年,一家人当然要不了这么多鱼。不过干塘的人家也完全不担心,这么多鱼他会给关系好的亲朋家送些去,然后多出来的,自有家里没养塘的村民会买,而且基本上是提前都有定好的,不然哪里有你的份。

        而对那些杂七杂八的鱼,过年前可以吃。也可以用网子装着先养在湖边,要不就薰成腊味,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那些面积过大的池塘,就用拖网捞鱼。拖鱼时水面上各种鱼儿跳跃的场面,也是很壮观的……

        “……”

        必须的猪搞定了,鱼搞定了,有的村民会宰头羊。有的还会宰杀头牛。牛是农家宝,离开它就过不了,此话没错。但宰的这牛,基本上都是多出来的。有的村民家里养了数头牛。宰个一头还是没事的。

        牛肉不是过年必吃,不过因为牛肉肉质鲜美,寻常也不多吃,近些年来在高家村很受欢迎。谁家要宰牛,消息一放出来,就像干塘一样,还没开宰便被定购一空,开口晚了就没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特级乡村生活 第194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