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思,两难忧愁,此情无处可倾诉。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得人比黄花瘦。
第十章
(第十章)
九月,阿拉沟进入深秋季节,天气转冷了许多,河边的红柳渐渐枯萎,单薄的夏装再也穿不住了。
但是艾冰喜欢穿的确良夏装。夏装不但容易洗,干得快,不褪色,不变形,而且有小翻领,小蛮腰,能露出白皙的脖子,突显胸部的轮廓,彰显女性的妩媚。而穿冬装必须扣风纪扣,胸围腰围一般粗,完全抹杀女人男人的区别。
这一天,轮到艾冰上大夜班。她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甚至连早餐都懒得起来吃,就当节约粮食。
“艾冰,快起来,给你一个任务。”身穿工作服的谢护士长风风火火走进女兵宿舍,一把掀开艾冰的被子。
一股刺鼻的来苏水味道灌进艾冰的被窝。
女兵宿舍从来不锁门,护理工作三班倒,24小时宿舍都有人在,不需要铁将军把门。
“什么任务?”艾冰眯着惺忪睡眼问。她今天的计划是去师部服务社采购,为休探亲假做物质准备。不久前她刚收到一封家书,患胆结石的父亲要动手术,希望她能休探亲假回去照顾。艾冰已向科室领导提交了探亲报告,估计很快就能批下来。
“送一个病人回二十三团,动作快点,救护车10点准时出发。”谢护士长催道。
艾冰腾地坐起来:“好的,我马上到。”出公差对于护士来说,已成了家常便饭。
谢护士长匆匆走了,把刺鼻的来苏水味道也带走了。
进疆以来,艾冰还从未去过二十三团,那是离师医院最远的一个团,团部在阿拉沟82公里处。
二十三团在铁五师乃至整个铁道兵都赫赫有名,曾被中央军委授予“隧道攻坚老虎团”的光荣称号。这个团特别能啃硬骨头,特别能挖长隧道,打通的长隧道有大禾山隧道、狮子山隧道、沙拉冰隧道、扒挪块隧道、梅花山隧道、三堆子隧道、蜈蚣岭隧道、青龙山隧道、手攀崖隧道、长沙坝隧道、构元隧道……。这些隧道地况复杂、施工难度大、伤亡也最大,二十三团因此也被称为“钻山虎”或者“敢死队”,南疆铁路最最最难施工的奎先隧道,非二十三团莫属。
艾冰一路小跑来到外科病区,刚一登上救护车,司机就发动车子了。军人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判断一个人是否当过兵,看他爱不爱迟到便知道了。
救护车上只有三个人,司机、伤员、艾冰。
“艾护士。”艾冰还没有坐稳,就听见伤病员主动热情与她打招呼。师医院是女兵最集中的地方,伤病员一旦出院,就再也无法享受与女兵朝夕相处的幸福时光。
艾冰低头一看,是8床的伤员小李。小李躺在救护车担架上,穿着整齐的军装,连风纪扣都扣上了,只是右下肢的裤腿空荡荡的。
小李的右腿是被塌方的石块砸断的。隧道塌方时,小李的半截身子埋在石块中,救援人员赶来救他,他却让救援者先去救另一个被埋的战友。由于他埋的时间太长,右腿发生气性坏疽,如果不截肢,将会危及生命。
艾冰还记得,小李刚做完截肢手术那几天,总是叫嚷右腿疼痛。护理员们大惑不解,他哪里有右腿,分明是一条空荡荡的裤腿。
后来外科方主任说,这是截肢伤员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伤员无法接受少了一条腿的残酷现实,所以经常产生腿还在、腿会痛的幻觉。
救护车驶过师医院门口的小木桥,向右一转弯,便驶上坑坑洼洼的砂石路。
阿拉沟里本无公路,自古以来只有一条羊群骆驼马帮穿行的乱石滩路。后来沟里陆续建了几个兵工厂,于是大卡车的车轮在千年古道上压出一条沙石路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