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3 / 3)

+A -A

        “不过有一种情况,你可以给我写信,就是打听到了罗平安的下落了。”艾冰严肃说,俨如首长发号施令。

        “是!”小李抬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军礼。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二十三团卫生队终于到了。

        艾冰一下车,顿觉视野开阔了许多,但天气也冷了许多,冻得她浑身起鸡皮疙瘩。她很后悔,为什么不穿冬装来,爱得俏,冻得叫。这里与师医院相比,仿佛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地势开阔,群山逶迤,无论沟里还是山坡,都被黄灿灿的芨芨草覆盖,放眼望去,如同南方金灿灿的稻田。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在草丛中随风摇曳,与即将到来的寒冬作最后的抗争,空气中散发着太阳晒野草的味道。

        这里的河水也比师医院那段河要温柔恬静,河床很浅,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轻而易举就能趟过河去。

        再往远处眺望。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被荒草覆盖的山坡后面是终年积雪的群山,峰峦叠嶂,宛如一群来自天山瑶池的仙女静坐在那里,头罩白纱,神态安详,不染纤尘,遥不可及。

        艾冰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她情不自禁张开双臂,张开大口,贪婪呼吸着高原草场的清新空气,恨不得一头扑进天山的怀抱。她在心里感慨:“天山啊天山,终于看到你的真面目了。虽然你不满目苍翠,但你被白雪装扮得圣洁妖娆。你与天上的白云连在一起,令我分不清楚是山连着天,还是天连着山?天山啊天山,今天终于读懂你了,你名副其实,你是天上的山,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仙山。”

        艾冰与救护车司机一道,将小李抬入简陋的病房。

        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卫生队的炊事班长又捅开炉子,为艾冰和司机煮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还特意撬开了一瓶猪肉罐头。二十三团远离师医院,每当师医院有人过来,都会像招待远方的亲人一样热情款待。

        不过艾冰与司机都很自觉,每人用筷子挑了一块肥猪肉放进热面条里,然后将剩下的罐头还给炊事班长,还是留给伤病员吃吧。

        二十三团的官兵都驻扎在海拔3000多米的冰达坂上,那里常年飞雪,四季结冰,用他们的话调侃,拉尿一定要快,不然结成冰棍;大便要用木棍敲,不然冻成宝塔尖戳伤屁眼。

        尽管这些话有些夸张,但那里确实高寒缺氧,不但生存环境恶劣,生活也非常艰苦,尤其缺饮用水,吃的水需靠汽车到十多公里外阿拉沟河拉,每人每天只有一脸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剩下的脏水合泥建房。许多官兵因营养不良导致头发脱落,指甲凹陷,鼻子出血,手脚溃烂,部队流传出这样的顺口溜:“苦不苦,生在苦中不知苦;甜不甜,米面夹生不知甜。”

        艾冰清楚记得,刚进疆不久,二十三团就有3名官兵因不适应高寒缺氧的生活环境而猝死。

        吃过午饭,艾冰去户外上厕所。从厕所走出来时,目光落在团卫生队后面的山坡上。

        那是一块坐北朝南的坡地,平缓开阔,炽热的阳光照得地上的沙石晶亮闪烁,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但是艾冰还是看清楚了,坡地上隆起了十几座小土堆,每个土堆前都立着一块木牌。那就是二十三团的临时墓地。

        艾冰的心里一阵难过,她又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哥哥。这些烈士和哥哥一样,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将最美好的生命献给了中国铁路。遗憾的是,他们再也没机会走一趟用自己血肉之躯修筑的铁路。

        艾冰朝墓地走去,忽然身后响起急促的车喇叭声:“嘀嘀嘀嘀……”。她知道是救护车司机催她上路。只好放弃去墓地,转身往回走。

        司机还没等艾冰走近,就招手催道:“快点,我们去奎先隧道。”

        “去奎先隧道?那里出事了?”艾冰一惊,大步朝救护车跑去。

        奎先隧道位于阿拉沟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绿色生死恋 第7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