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恸。
艾冰围着队列转了两圈,都没有发现罗平安的身影。她向三营长(也就是在墓地遇见的干部)一打听才知道,参加追悼会的只有烈士生前所在的十三连官兵,其他连队照常出工。用三营长的话说,出工是对烈士最好的告别仪式,踏着烈士的足迹,继续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
罗平安不是十三连的,他进隧道施工了。
章强一听说要找的老兵不在追悼会现场,埋怨起艾冰:“白跑一趟吧,也不先打个电话问清楚,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章强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几辆解放牌大卡车开过来,停在操场上。从车上跳下来几十名战士,有的穿军装,有的穿工作服。他们一下车,便朝黑漆棺材奔过去,最后都聚集在那个广东籍烈士的棺材周围。
操场上的队伍骚动起来,十三连的官兵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这么多陌生面孔。
连长和指导员朝那些战士走过去。他们也发现这些兵都不是本营甚至不是本团的。
艾冰也走了过去,她已猜出这些战士都是广东兵。广东兵特征很明显,皮肤黑,颧骨高,眉毛粗,眼睛凹,只要聚在一起,都说听不懂的鸟语。
广东兵围着老乡的棺材,个个情绪激动,强烈要求按照家乡的风俗,开棺送别牺牲的老乡。他们是同一天穿上军装离开家乡,坐同一辆闷罐子列车来到南疆,如今有人血洒奎先隧道,他们都想再见老乡最后一面。
指导员与连长走到一旁紧急磋商,但发生了意见分歧。
“铁五师没这个先例,如果同意他们开棺,其他老乡都跑过来要求开棺怎么办?”指导员说。
“棺材马上就下葬了,不可能再发生这种事。”连长说。
“你看他们乱哄哄的,有人还穿着工作服,班都不上跑过来,这不影响施工吗,我可担当不起这个罪名。”指导员说。
“我来担当吧,你跟上级领导说,是我同意开棺的。”连长说。
“我不能让你一个人背黑锅。”指导员觉得连长没理解他的意图,进一步解释:“部队有部队的纪律,不是他们家乡生产队,不能由这些广东兵胡闹,无组织无纪律,我看是谁带的头,给他个处分。”
“给处分?不必了。”连长望着趴在棺材上痛哭流涕的广东兵,不免也动了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一起出来当兵,其中有个人把命丢在这里,不能一起回家。我们要理解他们,他们只是想见老乡最后一面,这个要求不过分,我看就满足一下吧。”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广东籍烈士的棺材终于打开了。
老乡们立刻围上前去,纷纷从随身携带的军用挎包里掏出一把把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铺撒在老乡身上,只听见乒乓的撒钱声就像燃放的爆竹在空中噼啪回响。
艾冰感到震惊。这些广东兵,将自己每月八九块钱的津贴费都换成硬币捐献给了牺牲的老乡,他们从哪里搞到这么多硬币的,而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