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 / 2)

+A -A

        亩罛b西语新闻,我也会故意拖延交稿时间,但良心上多少有些过不去,在这可耻的良心作用下,我的每日平均工作量维持在四千字左右。

        直到十月末,负责笔译任务派发和月度翻译字数统计的同事陈园发来邮件,我赫然发现,除了我和专职笔译柳婷姐以外,其余四人的日均工作量均徘徊在两千左右,田芯和赵芹有一周连着每天只翻译了一千六到一千七百字。

        我这心里啊,很不是滋味。

        于是在被同样看到邮件的二人强烈不屑共同鄙视之后,我深深地觉悟了。这种觉悟的一层原因,是自醒出做人不应该和自己过不去,得逍遥时且逍遥。另一层原因,不是出于吃亏或补偿心理,而是从现在起,我得每天挤出可观的时间进行考试前的冲刺了。

        所以狐狸君啊,迎接我即将起事的懒惰吧!

        从十一月初开始,我改变了工作模式,把日常的八小时划分成上午三个半小时的翻译时间和下午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以及半个小时的无意义发呆和上厕所时间。一般而言,三个半小时足够应付底线工作量,下午我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投身备考作战。

        下午的四个小时,我把两个小时拿来阅读西语新闻,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和丰富词汇量。之前三个月的阅读偏向于精读,我每日都会新建一个记事本,遇到生词便拖进去,在此基础上积累了大量漂亮而地道的用语,收获颇丰。而眼下我把策略调整为针对考试需要的泛读,更加注重阅读速度和累计各领域素材,除了关键字词不在查阅词典上浪费时间。这一方面有利于应试时在阅读部分节约时间,另一方面,bb的西语新闻首页上技术、健康、科学、社会与文化、趣闻和经济六大板块的内容全方位地扩充了我的知识储备,这无疑是帮助我应对最为挑战的口语测试的一大助力。

        另外的两个小时,我专门用来备战口语。网络上可用的西语资料少得可怜,我于是曲线救国,从百度文库里下载了雅思口语考试的四十五个话题,十一月一号到十五号,一天消化三个。我发散思维联想所有可能用到的词汇和表达,并利用公司较快的网速悉数查阅并记录下来,下班回家后,再花两到三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围绕这些话题自言自语。

        在我干了翻译这行之后,有很多朋友和陌生人在各类场合向我打听提高口语的诀窍,我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字,说。

        由于字母发音和音节组合的不同,西班牙语相比英语,讲起来是一门十足豪放的语言。第一个星期我因为嘴巴张得不够程度吃足了苦头,嗓子因为长时间的消耗干疼不已,出口的语音又一点儿都不道地。

        然后我再次深深觉悟了。在试着张大嘴巴彪悍地自问自答后,嗓子的疼痛反而神奇地减轻许多,带着味道的话说出口,信心也随之大增。

        再然后,十一月十七号,我勇敢并犯耸地走进了b2级别的考场。

        第一天是笔试,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一点,分为阅读、作文、听力、文法和词汇四项,其间有半个小时的休息。这些加上第二天的口试,一共是五项考试,分作三组计分,即阅读和作文,听力和口语,文法和词汇,每一组成绩都必须达到各组总分的70%才算通过。

        四个小时挨下来,阅读和作文,马马虎虎,文法和词汇,凑凑合合,而听力一项,战战兢兢。我在考场外结识了一个上外大四的女生,出了考场后她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听力真坑爹啊!”

        我闻言倍感安慰。

        本着民以食为天的人生信条,坐地铁路过中山公园时,我特意下车吃了碗香喷喷的黄鱼面,紧接着奔回家准备口语考试。常言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和那些有外教出过国的孩子比起来,肯定是快不如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做足准备,让这杆非标配的枪起码光可鉴人。

        口语考试分为三个部分,看图说话,个人阐述和双方对话。我在看到考官时忍不住一阵暗喜:高眉深目,棕发碧眼,眉梢挂笑,真帅啊!看上去真善良啊!

        可是你知道的,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

        第一个部分,我抽到的四张连环画以图书馆里为场景,反映的是大声喧哗的问题。按规定,第一到第三幅图由考生单独描述,第四幅图是即兴的会话表演。老天保佑,真心不难。简单的寒暄之后,帅哥考官指指图,说:“告诉我第一幅图里发生了什么。”

        我于是老老实实地描述图片里的内容,本着多说好过不说的原则努力发挥。过了大约一分钟,说到再无细节可挖时,还不见下一步指示,我于是困惑地抬起头用眼神寻求帮助。

        帅哥打量了我一秒,紧了紧眉头:“好吧,那我们现在来表演最后一幅图片里的场景。”

        我石化了。苍天呐!您刚刚不是说只让我描述第一幅图的吗?然后瞬间反应过来,我怎么这么二,人家其实就是让我一鼓作气说完呀!

        这时候想到张口解释,却因为突袭的紧张和胆怯,迟迟组织不了语言开口,我只好认栽,强自镇定,硬着头皮全力应付下面的对话。心里面狠狠地笑话自己,自我介绍时还说自个儿是名翻译,奶奶的,我可真耸。

        天可怜见,个人阐述环节我抽到的话题是事先准备充分而又贴近生活的“生日”。

        我按照之前在草稿上列出的提纲不间断阐述了三分钟,虽然起初因为犯耸而声线微颤,但我一直直视着帅哥的绿眼睛传达积极信息,最后让自己镇定下来。

        没想到这家伙是个刺头。在结束常规对话后,他眯了眯眼睛摊开双手做困惑状,追加了一个很不常规的问题:“你刚刚阐述了生日的意义和聚会的欢乐,那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儿曾经让你不想过生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你不知道的眼泪 第14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