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你这是夸我或是笑话我呀!”
“不,真的不错,你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可不敢再做你的老师啦!”
“别,您还是提提意见吧?”
高玉树又仔细看了一遍,由衷地说:“显然,你是模仿柳永的《雨霖铃》,这是词人从开封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其实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从唐时旧曲翻制而来,它的特点既是声情哀怨,委婉凄恻。你能抓住这一特点,淋漓尽致地倾诉你对你向往倾慕的女子的绵绵思念,以及可望不可即的凄苦和悲哀,这对您一个初触及词的人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高老师,你过誉了,还是说说缺点与毛病吧!”
“要说毛病,不光是你,我也很多,比如平仄的运用,词汇的选择,意境的高下,那都是通过实践来慢慢体会和提高的。”
李论颇有感受地不断点头。
“呃,您的恋人是谁?”
“其实,我没有恋人,这只是一种虚构而已!”
高玉树不再多问,他不愿揭示人的隐私。
从此,他俩便成了志同道合的诗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诗论词,不管谁写了诗词就拿出来欣赏和切磋。
震豫东在潜移默化中,不觉也对诗词有了感情,几天得不到他俩的诗词,仿佛内心空落落的,她是科班唱戏的,从小擅于背诵戏词,所以,对他俩的诗词都能一字不拉的背诵出来。与此同时,她也对他俩产生了恻隐之心:何苦如此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构思撰写这些诗词呢?婚姻对我已经是过眼云烟,再说了,我已经对文人、演员没有好感,你们这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
她决计给他们共同回一首,她的诗是在下班以后,凌晨一点写的:诗是感情的流淌,感情比流水高尚,不要盖沙滩楼阁,那样只会把自己损伤。过去的像大梦一场,往前看才有方向,冬天过去是春天,做朋友比啥都强!
诗写好她不学他们通过邮寄,她让二妮直接送给他们。
接到信他俩又是高兴又是惶恐,总算有了回音;然,内容却是个未知数,是接受或是拒绝?是教训或是痛骂?
李论看完信旋风般旋到高玉树那里,高连忙把信揣起来。
“怎么,你的恋人回信啦?”
“嘻,你怎么知道?”
“都写在你的脸上呢!”他心说我也收到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李论的信和自己的完全一样,原来他们追求的是同一个人,其实,这一点高玉树早就猜到了。看完诗后,他分析道:“你的朋友很会写诗嘛,很明显,第一节是告诉你,不要再胡思乱想、浪费你的感情了,那样只会伤害你自己;第二节是婉拒,做朋友可以、做伉俪不行!
“其实,我的理解和你不甚一样,第一段是心疼我,感情用多了会伤身体;第二段是鼓励我,要向前看,美好的春天就要来到了!”
高玉树并不反驳他:“你分析的也有道理,诗词这东西,本来就是一题多解,智者见智、仁之见仁。”
不管怎样,他们俩都感到了些许温暖,原因很简单,震豫东的诗洋溢着真情实感,很赤诚、很委婉、很令人喜爱。
所以,他们两个不约而同的都采取了继续写的方针。
流水无情,落花有意。这晚,鲁天舒又和那个大肚子老总来听戏了。凑巧,张银龙不在。震豫东是个薄面人,由于借了他二十万,她一直不敢见鲁总,可是,今天既然撞上已经无法逃避,她只好硬着头皮主动迎上去:“啊,什么风又把二位老总吹过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