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3 / 3)

+A -A

        与其有关的故事可说是层出不穷,有个卖烧鸡的,生意一直不景气,夏天更是门可罗雀,可是,自从《下海风云》上演以来,他家的烧鸡突然火爆起来,每天前来买烧鸡的人,风起云涌,队伍往往排半里多远,原来他们店的工人仅只一人,现在雇了四个,依然是忙得脚打后脑勺。该店老板很想送几十只烧鸡给剧团演职人员尝尝,以报答他们能演出以开烧鸡店为题材的戏来,为他们的生意做了活的广告,可是,这个愿望他们一直没有能够实现,原因很简单,就是烧鸡供不应求,排队的群众不答应!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妙招——派出工人到剧团的伙房去做烧鸡,这样才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后来听说,原来他们是用美丽的谎言来打开局面的,他们谎称剧里的烧鸡店,就是以他们店为原型的)剧团的人们知道后,一笑了之。

        有趣的是戏剧竟然成了商家的催化剂,他们纷纷花大价钱托人去创作以自己行业为题材的剧本,然后,再去找剧团投资排戏。震豫东几乎三五天就会接待一个这样的老板。

        当然,高玉树也成了被邀的对象,有的请吃饭,有的邀喝酒,有的托熟人,用高价来引诱他创作剧本,然而,他都无动于衷,他有一个底线或者操守:不为他人做嫁衣!但是,在这个金钱社会里谈何容易。这天上午,他接到一个电话,说是从漯河来的,是他的姑妈家的大儿子,要见他,地点就在寺后街的香满楼。

        他有两个姑妈,一个在漯河;一个在杞县,可是多年来一直没有联系过。这个是他姑妈的儿子,他肯定没见过,盛情难却,他只好收拾收拾前往。

        香满楼是开封有名的清真高级饭店,他还是第一次去。终于在二楼的一个叫牡丹苑的小餐厅里见到了这位陌生的表哥。

        此时酒菜已经上好。

        “姑妈可好?”

        “好,身体硬朗,眼明耳聪,精神矍铄。她常提到您,说你才貌双全!”

        寒暄以后,两人碰杯,酒过三巡对方终于开口说明来意:“不瞒表弟说,我是剧团的剧务,是受团长之命前来邀请你加盟的,团长说,你到后立刻会分房子给您,两室一厅的,工资翻番,其它还有什么要求,好办!”

        高玉树一听,他的条件的确十分诱人,可是,这些对他来说好像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在想应付他的招法,忽然他想到震豫东离婚的二十万。于是大胆说:“谢谢你们团长,条件的确不错,可惜我妈在世时,因为看病借了剧团二十万,这钱我必须还完才能动窝。”

        “哦,二十万!”

        显然对方已经入套。

        “没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他赶忙找台阶下。

        高玉树在表哥走时给姑妈买了些礼物,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些败兴而归的感觉!

        高玉树虽然蒙混过关,但是他还是有些纠结,觉得不该用欺骗的方法,对待亲人。是啊,那里的条件如此优越,可是,自己却无动于衷,他弄不明白自己究竟还留恋什么?是她吗?他始终不敢面对。可是,有一点他觉得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刚才的二十万启发了他,为了离婚,她可以补偿给张银龙二十万,可是当初自己和她离婚除了欺骗,连一分钱也没有给她!这时他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做了。

        恰恰这时有位徐老板拿着二十万来找他写剧本,他很有经济头脑:“写戏可以,但合同书中必须有一下两条,一是,我只能保证剧本质量(修改不能超过三次),不能保证演出能否成功;二是,不论什么原因,剧本一旦脱稿,稿酬绝不能再退。”

        徐老板满口答应,双方商定等合同公证后,立即动笔。走时他把二十万留了下来,高玉树写了收条。

        徐老板走后,高玉树望着厚厚两匝钞票,他为难了,这钱给她,她绝对不会接受。他决计先将钱存银行,等稿子完成后再想办法。

        剧团的人员已经全部从茶楼撤了回来,剧场依然是场场爆满。票房好,收入高,除了开工资,演职人员月月发奖金,大家感到豫剧的蜜月又来到啦。

        震豫东告诉会计尽量把多余的钱放到保险柜里,准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汴京名伶的风流史 第68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