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4 / 5)

+A -A

        “为什么啊?”她拿笔头支着脑袋,一手握着电话,随口问。

        “你忘了给你挂科的林书琛,他是孟教授的侄子,你要是想跟着孟教授,就得堤防点。”云嘉“哼”了一声,“我这叫防微杜渐,你懂吧。”

        “林书琛……”秦颂之轻轻念出这个名字,脑海里是他那日埋头工作的样子。

        她想了想,说:“你就别瞎想了。后来我重修还是最高分呢,不影响孟教授对我的看法。再有,现在史学院屡创新高,保不准几年之内就成热门了呢。”

        “呸!”云嘉言简意赅,以表不屑。

        而这段考研岁月,留给她的不仅是回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向往。

        当她真的成了孟教授的门生,驻进了宋史研究中心,才发现有很多想法不似当初那样简单。譬如,志趣;再譬如,一些无可避免的交往。

        林书琛完成课题回到大,已经是在孟广坤手底下读博的第三年。

        孟广坤临走的时候便嘱咐说:“书琛,你带过小秦的课,我不在的这阵子,你就继续带她好了。”又对秦颂之说,“历史研究不像搞物理化学,没什么累活,但是绝不能吝啬动脑。”

        其实孟广坤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年轻人,踏踏实实做研究,以后大有前途。”

        而他口中大有前途的代言人,应该就是林书琛了。

        办公室的人说,台湾某学报刊登了他的论文,给予高度评价,主要是看中了他30岁不到的年纪肯踏实下来做研究,并且还能做出成果来。

        秦颂之也决定在同住屋檐下的关头,对他一笑泯恩仇。

        高高兴兴地冲林书琛一笑:“林师兄,以后就承蒙你的教诲了。”

        林书琛自然也没有那么小气,亦是对她笑了笑:“客气,同门之间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可是秦颂之只注意到了他口中的“照顾”,没有注意到前面的状语“相互”。

        在研一的下学期,林书琛接到一个校对海外宋氏文稿的任务,她被点名跟去打杂。那一个月里,几乎毫无课余时间,但凡手头没事,林书琛就会把她进办公室帮忙。

        那份文稿是日本著名汉学专家藤井吉之的早期著作,全名《宋代两浙一带经济史の研究》。典型的日本学术思维,考据丰富而严谨,但视野较窄,拘泥于前人研究成果,难以开阔。这次是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翻译稿已经完成,唯独校正工作迟迟未曾着手。

        孟广坤忙于学术交流,虽说将校正任务揽下,但搁置了一段时间干脆托给了自己的学生来做。

        若论放心,自然是交予林书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爱你不如压倒你 第1章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