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逐渐由1种食物添加到多种,不能在1?2天内加2?3种,以免宝宝消化不良或对食物过敏。
2。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停止喂这种食物,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出现过敏,应暂不使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
3。宝宝患病或天气炎热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误区三:喂养宝宝只用软食,不用硬食
有很多父母认为,宝宝咀嚼能力不强,只给宝宝喂一些稀饭、面汤、米粉之类口感软的食物,其实这是不对的。
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一是软食营养不足:并非宝宝不能吃这些软质食物,只是软质食物水分多,能量低,含铁、锌、钙等营养素较少。宝宝的胃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如果吃的都是这些软质食物,那么所摄入的营养成分必定达不到需求。像这样辅食过稀、过软、太简单、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是造成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症的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二是咀嚼硬食有好处:咀嚼能促进面部肌肉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加速头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使脑细胞获得充分的氧气和养分供应,让宝宝大脑的反应更加灵敏;勤咀嚼还有助于视力发育。常吃软食的宝宝视力要差一些,而常吃硬食则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弱视等眼疾的发生;此外,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预防错牙和畸形牙最自然有效的方法之一。
3。三是有助于颌骨与牙龈的正常发育:宝宝出生后4个月,颌骨与牙龈就已经发育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足以咀嚼半固体食物了。乳牙萌出后,宝宝的咀嚼能力会进一步增强,此时应相应地增加食物的硬度,让宝宝多练习咀嚼,这样有利于牙齿、颌骨的正常发育。
因此,专家指出,宝宝应该从6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食的数量、硬度和品种。6个月的宝宝应适量吃些泥状和半固体食物,12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吃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了。同时,要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辅食喂养的次数,6?8个月每日喂辅食2?3次,9?11个月每日3?4次,12?23个月在两餐之间可增加有营养的零食,如水果、带花生酱的饼干等,每日1?2次。
专家指点:
6?8月龄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经常给宝宝吃一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馒头、面包干等,之后可逐渐增加水果、胡萝卜、豆类、土豆、玉米等,还可以尝试着吃一些肉、鱼、蛋等动物性食物。这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可以帮助宝宝补充丰富的能量及营养元素,又能锻炼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能力,对宝宝非常重要。
小说上传分享
误区四:以汤代食喂养宝宝
很多人以为,熬汤时,食材的营养全都在汤里面了,所以经常以汤代食来喂养宝宝,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用瘦肉炖出来的汤几乎就像水一样,里面仅含有5%?10%的营养,反倒是瘦肉里面还有90%?95%的营养。除非把鸡、甲鱼烧得呈糊状,喝糊状的汤才会有营养。
很多家长希望给孩子补钙,于是经常煲骨头汤给孩子喝。实际上,即使经过长时间高温煲煮,骨头里所含的钙质也不容易溶解到汤内。所以,提醒家长大家在煲骨头汤时要加入一些酸类蔬果,如西红柿等,可使骨头中的钙较多地分解出来。
误区五:用高浓度糖水喂养宝宝
有些人在婴儿刚出生后就用高浓度糖水喂养,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容易使宝宝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会出现腹泻,会导致营养不良,还会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率增加。
因为高浓度的糖水会损伤肠黏膜,糖发酵后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腔充气,肠壁不同程度积气,使肠黏膜与肌肉层出现坏死,严重者还会引起肠穿孔。临床可见腹涨、呕吐,大便先为水样便,后会出现血便。
误区六:喂宝宝咀嚼过的食物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的肠胃功能还不成熟,给宝宝喂食咀嚼过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人体口腔本身就是一个多菌的环境,给婴幼儿喂养咀嚼过的食物,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婴幼儿。为避免病菌传染,给宝宝喂食时可喂易于咀嚼消化的食物,最好不要喂宝宝咀嚼过的食物。
误区七:宝宝吃得越多越健康
在喂宝宝时,如果一次或多次超量喂食,会造成婴儿胃肠道负担过重,以致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吸收出现障碍,很容易引起过食性腹泻。过量喂养不但不会促进体格发育,反而可能削弱消化功能。婴儿喂养要注意总量摄入,更重要的是注意营养均衡。
电子站
误区八:用牛奶加米汤喂宝宝
目前,许多家长在牛奶中掺些米汤、米糊或糕干粉给孩子吃。要知道,这种吃法是很不科学的。有人做过实验,将牛奶与米汤混合后分别置于各种温度下,结果维生素损失的程度很惊人。食品学记载,维生素不宜与淀粉混合。孩子如果长期摄入维生素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喂养孩子最好把牛奶、奶粉与米汤或糕干粉分开来吃。
误区九:牛奶与鸡蛋一起煮好喂宝宝
有些家长喜欢把牛奶和鸡蛋煮在一起让孩子吃,这样虽然在操作上是方便了些,但是从营养角度考虑是不科学的。如果牛奶和鸡蛋一起煮,最后牛奶煮沸了而鸡蛋还没有熟,没熟的鸡蛋对人体是有害的。从卫生角度讲,半生不熟的鸡蛋中存着各种致病细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吃到肚子里就有可能发生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