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急报!”
“安城急报!”
有兵士举了信一直奔到大殿之上,跪在卓霄面前,双手奉上信。
张安忙下去取了信,奉到卓霄眼前。
卓霄面上喜色全无,接了信展开。
信上只有一句话,“华国八万大军围城,安城危矣。”
前脚刚刚收到军粮收齐的喜报,后脚就传来了安城危及的消息。卓霄狠狠捏住信,又重重摔在地上。
整个大殿一片死寂,穆远萧几乎要晕厥过去,被身边的大臣扶住才站稳了身子。
此刻的安城代表的岂止是一座城池,它更关系着四十万的军粮,前线的大军,大周的命脉。
“千黎。”在极安静的大殿里,白墨辰突然喃喃飘出两个字。声音虽轻,但在掉根针都能听见的大殿内,已足以被所有人听清。
翰林院学士白墨辰,在京师也是出了名的。彼时他刚刚入京,有不少人因他是沈辽弟子慕名而去的,均被拒之门外。渐渐去的人就少了,加之他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半年后也便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他往殿外走去。
没有人拦他,也没有人拦得住他。
他便如仙人一般,飘然而去,顷刻间便消失在众人眼前。轻功卓绝自不必言。
百官一时呆愣。翰林院学士白墨辰,一个没有实权的小官,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告而退,拂了皇上的面子。
而此时,卓霄全无心思追查这些,只想着安城的四十万军粮以及远在边疆的大军。
国之存亡,只在旦夕。
卓霄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京城所余之兵,倾数而出,连夜支援安城。京城不留一兵一卒。
所以,当后世人提起这位皇帝时,都说,周太祖的确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皇帝。大周的兴盛,始于他。
城守了三天,穆千黎心里越来越沉。如今之计,唯有支撑到援军到来之时。
前线的将士们,段将军和……卓君樊。是否等得及?
三天的不眠不休,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有百姓自发的往城墙上送粮送水。
“大人,您也吃点吧。”小玉捧了一个食盒给穆千黎。两样小菜,一碗米饭,很精致。小玉做事一向很细心,都是些清淡素雅的吃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