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 / 6)

+A -A

        怎么着也得支持咱们自己班的人是不是?”

        方建东那天党日活动时间后,专门叫我到操场上一起走走。

        我常觉得地方院校的学生会干部就算是够有责任心的了,但在军校,学生干部也就是我们这些骨干们的责任心要更强上好几倍,这好像是军

        校的氛围自然而然给予的,自然地赋予了骨干们所需要的素质,包括思维方式,说话语气什么的。这也挺奇怪的。

        我们那时候学生干部要比普通学员的津贴费多出十几块钱,叫岗位津贴吧,当然,责任心确确实实跟钱没什么关系的。

        方建东在操场和我说话的语气有点像在挽救远离组织的落后分子。

        “咱们班也有人跟我提到过,你作为班副,好象不是很关心咱们班自己的事,很多事情不是特热心,集体荣誉感不是很强。”

        我一开始对方建东给我扣的集体荣誉感不强这顶帽子很是反感。但转念一想,开学以来,自己确实也没有尽好作为一名班副的职责。现在作

        为一个回忆者的身份

        再来看时,也觉得那次没投王昊的做法确实也些欠考虑,可能是脑子比较简单,现在想想小许又不少我那一票,我又何必得罪自己班的大侠

        们呢。

        那天我答应方建东在周末班务会就此事做个检讨,表示以后注意。

        方建东很是大度地对我说:“没有检讨这么严重啦,在咱们班务会上公开跟王昊解释一下就行了。”

        后来方建东还主动跟我说起过他感情方面的事,挺让我意外的。

        我意外的倒不是方建东拿我当朋友,倾倒一些心里话,而是意外方建东这个看起来很正义很革命的解放军同学,竟然也在上演着脚踩两条船

        的故事。

        他说在他们老家农村有种不成文的习俗,男孩到了二十四五岁必须说亲,要不就会被人家瞧不起,他家爷爷奶姐爸爸妈妈一大家的在他当兵

        第三年给他张罗了一

        门亲事。在他第一次探亲回家的时候,家里人就专门让他上那女孩家提亲,然后双方父母一起吃了饭,就算定了亲。他说,那个女孩有点像

        地里刚生长的麦苗,特天

        然,他对那女孩挺有好感的,在回部队前的头一天晚上,两人心血来潮就发生了关系。

        在考军校之前,部队与驻地小学一次军民共建活动当中,他又认识了一名小学女教师,文文静静的,活动结束后,那女孩主动向他要了通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军校光阴 第11章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