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14 / 20)

+A -A

        劫兆本以为道天生是用了什么巧劲,才将劫军的万钧之力悉数反震,盈盈却摇了摇头,蹙眉沉吟:“若是借力打力之法,鼎中的酒水便不会被蒸成雾气。你二哥退了这么远,还卸不去反震的力道,怎么他却像没事儿人似的难道又是将军箓的神奇箓法所致”

        法绦春与道初阳的惊骇只怕还在旁人之上。

        将军箓门中有一部高深箓法,名叫《东皇泰山府君箓》,练成后能不惧反震、倍力于敌,威力十分惊人,但也极为难练,须以本门的柔软功夫“飞神术”、卸劲功法“地游仙”做基础,并修习“干元罡”的上乘内功一十五载以上,才得驱动此箓。否则即使是请了箓神,身体也承受不住,再强的神暗示也没有用。

        当今九嶷山上,也只有将首法天行能使这部《泰山府君箓》。

        “但即使是爹,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唤出箓神。除非是……”法绦春茫然摇头:“不可能,决计不能的。那只是道书里的记载而已,没人能练成的。”

        “肯定是这样了。”道初阳喃喃自语,声音里却隐含着激动的颤抖:

        “是……是“箓神镜”!叔叔他……练成“箓神镜”了!”

        将军箓是道门的符箓一派,以捏诀颂咒之法结合武功,对自己施行深度的神暗示,用以集中意志、激发潜力,称之为“请箓神”;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这个施行暗示的过程,必须摒除外界干扰,务求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就像当日道初阳与商九轻相斗,在《降魔步星纲箓》诵完前一直处于下风,一旦请完箓神、战局便突然扭转一般,若能针对敌人的弱点飞快更换箓神,将军箓的武功将身兼最准的攻击与最到位的防御,堪称完美无缺。

        据典籍记载,有种被称为“箓神镜”的秘法能使这个美梦实现。据说练成“箓神镜”之人,只要看着手掌,掌中就会浮现所想的符箓血纹,一拍额心便即入神:若是唤出《考召箓》、《点鬼箓》等驭神箓法,一触之间,还能控制他人的心志……就为了实现这个“随意而发”的美梦,一直到百年以前、将军箓第三十二代将首“五旡乾坤”经北海宣布此说无稽为止,门中都还立有“练成“箓神镜”者接掌本门”的规矩。

        果然道天生轻轻一拍额头,瞬间似乎一丝红光从指缝中漏出,转眼消失不见。

        劫军勉力握剑,暗提一口真气运转全身,又缓缓摆出接敌的架势。

        道天生淡然一笑:“竞力难胜,我只是教你这个道理罢了。”

        劫军沉声道:“晚辈承教。前辈留神了!”一剑刺出,居然举重若轻,巨大的锁龙针在他双手间彷佛全无重量,转眼便舞成了一团劲风呼啸的狞恶乌光;剑招大开大阖,但每一剑只出了六七成力,尚有运转挥洒的余裕,居然让他一口气连攻了三十余剑,清脆的铿铿声不绝于耳。道天生提着单边鼎耳随意挪动,每一剑都让偌大的禹功鼎挡了下来,犹能开口:

        “这不是烈阳剑法啊!这是……云阳劫氏的“平戎八阵法”么”

        劫军全身真气流转,不敢说话,挥剑成阵,长逾九尺的巨剑舞将开来,天、地、风、云四阵守中,龙腾、鸟翔、虎翼、蛇盘四阵辅攻,法度严谨,变化多端,衬与他一身赤发金甲,简直是天将下凡。

        道天生露出赞赏之色,笑道:“果然是将星之后。大军压境,避之不恭!且看我点兵来战!”一瞪掌心,绽着满掌红芒印上额头,大喝:“呔!《九威召龙箓》!”

        全身衣袍鼓荡,抄起了禹功鼎的鼎足,轰地迎上横扫而来的锁龙针,彷佛两支坚革重甲的军队交锋,“九威召龙箓”对上“平戎八阵法”,兵对兵、将对将;杀伐声里,两军对冲,无数战马、枪盾全都撞成了一处!

        两人披头散发,忘情的对撼着,剑与鼎的交击直如旱雷,震得人人五内翻涌,厅里飞沙走石,满地青砖都成了战场黄沙,飞卷于猎猎的狂风中。也不知过了多久,道天生挥鼎一击,轰得劫军踉跄倒退,背脊重重撞上梁柱,柱顶簌簌落尘,彷佛就要坍塌下来。

        劫军挥剑欲起,忽然双脚一软,拄剑坐倒在柱旁,试了几次都站不起来,粉尘落得满头满脸都是。他唇角渗出鲜血,火红的赤眉像是要烧起来似的,却掩盖不住满眼的痛苦与不甘。

        ——胜负……已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照日天劫 6-7 (14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