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抗战煤炭与石油重任的孙越崎]孙越崎和江的关系 (2 / 2)

+A -A

        工程进展很快,但非常艰苦,完全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用血汗在地球深处同大自然拼搏。1939年5月9日,在100米井底的水仓旁安装水泵时,不慎碰撞电缆起火,引起瓦斯爆炸,技术员孙秉渊等45人不幸遇难。为了纪念这批为天府建设献身的罹难者,公司决定以孙秉渊命名,将峰厂平洞命名为“秉渊平洞”,孙越崎亲笔题写“秉渊平洞”四个大字,刻石嵌于洞口之上。

        工程进展虽快,但工作量太大,生产裹足不前。一些人看到井口运出的石渣多、煤炭少,说什么:“天府在开石头矿,不是开煤矿。”许多股东也啧有烦言,认为投入那么多的钱,铺这么大个摊子,只见石头不见煤,算什么煤矿?实在划不来,照这样下去,今后怎么得了

        卢作孚听到这些闲言闲语,专程到矿考察。孙越崎陪他参观了施工现场,全面介绍了工程进展。卢作孚一看便知这是工程前期必须的“披荆斩棘”,不是盲目施工。他力排众议.对心存疑虑的股东们说;“这不是开石头矿,而是准备开大煤矿,不久就要大量出煤了,请大家不要听信流言蜚语,妨碍工作。”

        经过卢作孚亲自考察的结果,解除了那些股东的疑虑,统一了股东们认识,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接着在峰厂的井口,又筑路铺轨,直接与北川铁路车站衔接。至此,峰厂的主要建设工程和机械动力设备的安装宣告竣工。与此同时,又在枧厂、龙厂、笋厂进行各项建设,并建成天府第二电厂、机修厂、造船厂,改进各煤矿地面运输。

        经过第一期改建工程后,天府煤矿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成为当时大后方唯一新型大煤矿。生产直线上升,原煤产量由战前1937年的9.3万吨,提高到1945年的45.1万吨,增长了近4倍。占重庆全部销售煤量也由13%增至50%以上。盈利连年增长,利润不断上升。

        天府煤矿第二期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运输上的新问题。机械化生产后,煤产量猛增,需及时外运,以济各方需要。孙越崎通过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向四联总处提出“增产增运工程计划书”,请求给予长期低息贷款法币2000万元,经四联总处核准贷给1500万元,由交通银行办理承贷;经孙越崎多方奔走。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1942年完成对北川铁路的改造。又利用嘉陵江开展水上运输,在北碚河家嘴建造船厂一个,自造木船156艘,加上租用木船,共有280余艘,总载运量2万多吨。建成两个发电厂,发电能力1725千瓦。建有洗炼焦场一座,月产焦炭100吨,场中建有蜂窝炉一座,为当时我国大后方蜂窝式炼焦炉之鼻祖。

        最值得一提的是,天府机修厂员工,在缺乏火车头严重影响运输的时候,自力更生,创全国先例,为我国制造出了第一部火车头。1943年10月9日《新华日报》报道;

        “天府煤矿铁路,原有机车五部,日夜不停对开,远不及预定运输量。该矿为提高煤炭运输量起见,由该矿机车制造厂王工程师设计督工,自造机车三部。第一部原预计在十月中旬完成,现提前在本月七日全部完工,经试车结果,成绩很好,即行正式驶用。第二、第三两部,将相继次第完成。按战后以国产原料,自行制造铁路机车,该矿尚属首次。”

        这第一部火车头定名为“21号”,其余两部亦相继投入使用。经济部部长翁文灏,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开创了中国机械制造业之先猷。

        天府煤矿建设成功,是孙越崎同卢作孚真诚合作结出的硕果。卢作孚为中福公司提供了新的基地;孙越崎为天府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紧密合作,互相尊重,相互支持,共同为事业、为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天府煤矿建成时,矿部修建了一幢办公大楼,孙越崎挥毫写了“作孚楼”三字.高悬楼顶,以他的说法,是表彰卢作孚对天府、对抗战劳苦功高,其实孙越崎的功劳也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孙越崎率领中福公司内迁重庆,除了合办天府煤矿外,还在四川与民生公司等合办了嘉阳、威远、石燕等煤矿公司,作为天府煤矿的兄弟矿,都由他本人兼任总经理。

        1940年,我国沿海港口被封锁,长期依赖外国的油源断绝。翁文灏决定开发玉门石油,成立了甘肃油矿局,任命孙越崎为总经理。

        当时钻机缺乏,经翁文灏商得周恩来同意,将原存陕北的两台钻机调至玉门进行钻探。同时向美国订购了旋式钻机10台及全套裂化炼油设备。由于越南海防也被日军占领,只得用大批卡车改由仰光经滇缅路运到重庆,再转西北玉门油矿,运输线路长达25000多公里。后来仰光也沦陷,炼油设备未全运到。10台钻机只运到一部分,只能拼成三套半。所需各种机器设备,只得在重庆300多家迁川工厂定制。

        甘肃油矿总局设重庆,距玉门油矿老君庙矿场2500多公里。孙越崎每年夏秋两季在老君庙矿场督促生产建设,冬春季在重庆经营天府和嘉阳、威远、石燕4个煤矿。

        1941年重庆发生大煤荒,3月21日,孙越崎致天府煤矿长程宗阳的信中说:“翁部长对此屡次询问,对弟不能增加生产,影响重庆煤市,甚为不满,请兄严行督率。上星期最高当局条谕增加煤炭平定市场……”同月另一函谓:“翁部长手谕,重庆一带需煤甚殷,天府应速设法增加生产。翁部长除面谕再以文字谕弟,盖因重庆煤荒闹得天翻地覆,中常会及最高当局均极震怒……希加速生产……

        天府日夜开工,加紧生产,煤炭源源运济市场,很快缓解了煤荒。1942年玉门油矿年产汽油180万加仑及其它煤油、柴油等油料,供应西北军用交通和重庆工业民用等需要。这年日军曾企图强渡风陵渡,入侵陕西。由于我们有玉门油矿的汽油,将苏联供应的大炮从新疆赶运到前线,打破了敌军侵陕的企图。

        孙越崎在抗战的紧要关头,一肩担负经营甘肃油矿和天府等四个煤矿的重任,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硕果累累,业绩辉煌。当年中国工程师学会见其成绩突出,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人们都称颂他为大后方的“煤炭与石油大王”

        责任编辑何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害羞的小草_小草也“害羞” [肩挑抗战煤炭与石油重任的孙越崎]孙越崎和江的关系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