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哈佛议会高级成员内部讨论投票决定罢免约翰·曼宁议长身份,因其在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且其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再继续担任哈佛议会议长职位。”
伯克从助手手里接过一张纸,念完后抬头道“这是当的会议纪要。”
“经过投票,约翰·曼宁议长身份被剥夺。随即各成员自愿竞选。”
“当时我们经过综合考虑,认为推举安东尼·肯尼迪做议长是比较恰当的的过度选择。”
“因此,安东尼·肯尼迪当选议长。”
“但请注意,哈佛议会议长并非自当选之日起即可生效。”
伯克·福斯曼敲了敲桌子“议长是有一个适应观察期的,我们需要确认选择出来的议长的确称职。”
“您的意思是安东尼·肯尼迪先生不称职吗?”
当场就有人不客气地站起来质问道。
伯克·福斯曼由于一直在哈佛搞改革,弄得怒人怨,他的名声并不好,没人尊重他。
从旁观的角度来看,伯克·福斯曼是唯一一个一遍内斗一边为哈佛付出,做实事的人。
他的动作也许太激烈,手段也许过于残酷,但他的做法的确会令哈佛受益。
在约翰·曼宁原本的计划里,就是伯克清理毒瘤,引领改革,这期间由安东尼担任议长,负责安抚情绪,等改革完毕,就由布鲁克林接任议长。
这时候布鲁克林可以继续使用伯克·福斯曼。因为伯克·福斯曼的改革把让罪光了,他只能依靠议长存活,就像曾经约翰·曼宁跟伯克·福斯曼的关系那样。
从现实角度来讲,三人中只有伯克·福斯曼在按照剧本发展,布鲁克林的‘戏’还没到呢,安东尼则是在趁机瞎搞。
他根本没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他在利用这种分工,打压伯克·福斯曼。
伯克·福斯曼认真想了想,点点头。
“安东尼·肯尼迪的确不够称职。”
此言一出,又是一片哗然。
伯克·福斯曼是有前科的。
他前不久才联合布鲁克林赶走约翰·曼宁,现在他又要赶走一位议长了吗?
伯克·福斯曼看了一眼布鲁克林,然后视线越过布鲁克林,看向另一赌安东尼。
安东尼神色威严,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眼睛微微眯缝着,并不为伯克所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