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李献忠迷惑朱由校,袁崇焕赴任 (3 / 7)

+A -A

        无论是京中官员富商的宅子,还是百姓的房子,一律买下拆掉。

        光买地就花了白银58000两,这还是看在辽国公的面子上,不然许多人压根就不会搬。

        这次买地种花可谓是轰动了京城。

        倒不是因为李献忠的花费,京城中比这里地段好的豪宅多的是。

        主要是辽国公买下这么大一块地居然是用来种花的,这不是妥妥的糟蹋银子吗?

        你在京郊买下百亩地最多也就2000两。

        不久后这座气势恢宏,占地百亩的花园就建成了。

        除了京师常见的月季,海棠,太平花之外。

        还种植了大量的茉莉花,以及从委托鲁密国(土耳其)商人引进的玫瑰同郁金香这些品种。

        拥有上帝视角的李献忠对郁金香情有独钟,重金招聘了鲁密国的花匠以及大明最好的花匠前来培育郁金香。

        一旦荷兰的“郁金香热潮”兴起,这些小小的郁金香将来会成为对付荷兰人的终极大杀器。

        届时荷兰人辛辛苦苦从全世界掠夺来的财富,都会因为这小小的郁金香而落入李献忠的口袋之中。

        不过京师目前的气候还是比较寒冷的,不利于这些花卉的成长。

        所以李献忠又令人用新生产出来的玻璃打造了一大片阳光暖房。

        其实玻璃很早就被发明了,古埃及人差不多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掌握了有色玻璃的烧制技术。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掌握了玻璃的制作工艺。

        唐代中国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吹玻璃的技术,不过至此以后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制约玻璃成为普通商品的无法是2个难点,一是玻璃去色,二是大块玻璃制作工艺。

        其实透明玻璃很容易制作,除了硅砂外,加入天然碱(碳酸钠)同石灰石一同烧制就可以了。

        难点在于高炉的温度,最少也要1500度以上才能烧制出透明度比较好的玻璃。

        在汤若望同宋应星的帮助下,目前平虏堡早就的高炉温度轻松的突破了1800度。

        高透明度的玻璃此前就已经被平虏堡生产出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第165章 李献忠迷惑朱由校,袁崇焕赴任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