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想从床头抓枪,却被几个战士牢牢摁住。
“别耍花样!”
“再动就崩了你!”
在场军人个个如临大敌,大家都耳闻过“枪神”的厉害,一旦让李虎巍摸到枪,后果不堪设想。
张源顾不得忌讳,蹲下身子扶住他肩膀:“配合审查,把事情说清楚,打上海这仗还得靠你小子呢。”
在临时审讯室里,军事法庭派出的干部向他展示了郑方成出逃后的一系列罪行。
郑方成跟着三野医院转移过江,对解放军内部防务了如指掌,加之他受过异于常人的严酷军事训练,从脱离控制的第一分钟起,就造成极为恐怖的破坏后果。
脱逃之后的短短一周时间,逃犯郑方成沿途杀死战士六人、群众三人,还打伤了十多人,抢得三八式步枪一支、莎冲锋枪一支,以及若干弹药和口粮。
据幸存的战士介绍,郑方成心狠手辣,一旦出手绝不含湖,子弹直奔面门。
即便在能见度极差的夜晚,他也能做到不需瞄准命中目标。
听到斑斑罪行,李虎巍心里不住地大骂,郑方成你小子混蛋呀,逃便逃了,为啥要害死这么多条人命呢,现在怕是阎王殿都不敢收留你了。
“瞧瞧你都做了什么!”负责审查的年轻干部手腕发抖,将厚厚一沓材料摔在他面前。
右手边的那位年长者要沉稳许多,不紧不慢地问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你在当年投靠过日寇?或者说,你本来就是日本人?”
他将一份旧报纸在手中挥舞几下,李虎巍只瞟一眼就认了出来,不就是当年日伪机关报上登载的“井上高虎”的新闻嘛。
旧伤疤被揭开,他也就不讲啥客气了:“小日本的报纸你们也信?脑袋灌足了粪汤吧?对,没错,老子血管里流着日本血,那是老天给的,可心是中国心啊。”
“抗拒审查的后果你最好掂量掂量,就凭你这个态度,我们完全有权力就地正法!”年轻干部弹黄似地立得笔直,眼珠瞪地如铜铃。
“《新华日报》上也登过我李虎巍的事迹啊,不信就回去翻翻,当年是一个叫李宇昂的随军记者写的,他……他……”想到惨死在自己怀中的小李子,他心头立马揪紧了。
两个干部目光对视之后,年长那位的轻声建议道:“要不再慎重一点?这个人还是有功的。”
“对公安纵队的首长可不好交待呀。”年轻干部面犯难色。
公安纵队,是解放军打过长江之后,为适应解放区社会形势,专门组建的治安部队。
随着解放区面积日益扩大,后方社会治安问题开始让军队首长们头疼,懂得攻城拔寨的将军不一定能应付江洋大盗,军队和警察肯定得有分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