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首长认为,几次小小的挫折,就让部队里充斥失败主义的情绪。普通士兵也就罢了,连中层干部也沾染上这种情绪!
“这种危险的思想倾向,在某些技术兵种单位尤其严重!说什么敌人的武器先进强大,我们的后勤补给日益困难,这话不假。但战争从来不是由技术决定胜负的,解放战争……小米加步枪不是战胜了蒋匪帮的飞机加大炮吗?两条肉腿不是跑赢坦克、装甲车了吗?”某位首长重复着过往的荣光,用昔日的经验来预判未来的战争走向。
徐白在建议书中的观点极其明确:
一是美国控制了联合国,外交形势对我不利,敌势转强、后勤困难,前四次战役基本耗去了我军大半战力,渐成强弩之末;
二是李奇微用兵狡诡,已摸透我军战术优劣,其发明的磁性战术针对性强,处处克我;
三是我国在半岛陈兵近一百万,东南沿海大小岛屿却仍在蒋匪手中,况且美国第七舰队在海峡游弋,此时宜尽早从半岛脱身,专注于平复东南海疆。
极具争议的话题,加之徐白在里长期任职的经历,给他惹了相当的麻烦。
“正常的军事讨论,没必要上纲上线!国X党投诚人员怎么了,第一线的指战员里头,有多少是起义投诚过来的?都是中国人,当年各为其主,如今就是胳膊大腿长在一块儿的战友!”会场上少有的替徐白说话之人站了出来,他瞪着一对铜铃眼,声调不高却虎虎生威。
执言之人正是郑刚,当年与李念兰在淮海战场一别,现在职务已是副军长,暂代军长一职。
立即有人反对道:“都说你郑金刚同志是员虎将,枪炮一响,天王老子来了都不怕,怎么前怕狼后怕虎?当年长征路上这么艰苦,一个战士分不到五发子弹,敌人群狼环伺,不照样打出一片江山来。何况咱们今天有枪有炮有飞机,但凡有个卵子的,都不会怕美帝那只纸老虎!”
郑刚笑着一摆手:“哎,虎将倒是谬赞了,同志们见识过老虎捕食吗?面对相同体量的猎物,它也要试探、羊动、寻找战机,一击致胜。不分场合不辨对手,闭着眼睛一蹄子踢过去的,那他娘的叫蠢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郑刚笑着一摆手:“哎,虎将倒是谬赞了,同志们见识过老虎捕食吗?面对相同体量的猎物,它也要试探、羊动、寻找战机,一击致胜。不分场合不辨对手,闭着眼睛一蹄子踢过去的,那他娘的叫蠢驴!”
战役总结会上的这番争论,被原汁原味记入会议纪要,最后摆到了总指挥桉台上。
令所有参谋人员惊讶的是,那一整晚,总指挥双眉紧锁,捧着那份千夫所指的建议书,还有郑刚副军长孤独的辩护,在灯下思考到了深夜。
团政委王海也是懂军事的行家,他同样不赞成徐白的看法,两人在团指挥所里开起了小会。
“老徐,你说我军是强弩之末,这种说法很不妥当!砥平里那一仗确实需要总结,但也不要过于长敌人的威风。”王海的目光在地图上“砥平里”的位置转了很久。
“在砥平里,美军第23团早在2月3日不费吹灰之力占据该要点,并依山修筑了短而厚实的防御工事。我军迟至10天之后才向该团发起进攻,结果在现代化工事和强大火力面前蒙受巨大损失。假如后勤保障到位,部队机动性不受影响,何至于此?”关于砥平里战斗的得失细节,徐白记了厚厚一本册子。
“你是从纯技术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战争是动态的政治,不能离开政治来谈战争。对了,你的建议书,总指挥也认真看过了,他私下里还表扬了你。”王海朝他微微一笑,表情里还带着几分嫉妒。
总指挥的原话是:都是为了国家,观点不同很正常,不要乱扣帽子!所有的战略、战术进步,都是建立在无数场争论之上,再由士兵的生命和鲜血去验证的。
关于战略走向的争论风波算是平息下来,最有收获的倒是郑刚,他得知徐白团长有个死党,正是当年烧了他整窖地瓜烧的叫“李虎巍”的神枪手。
“这小子是个人才,只能进我的部队!对了,还有那位叫马兰的女同志!”
但当他得知马兰的死讯之后,兴奋的神情立即暗澹下来。他去往了古土里的烈士墓,在初春寒风里默默站了很久很久。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